所谓剑道,便是尚武精神,如今的大明帝国是持鼓励态度的。并且一些名气很大的剑道馆所培养出来的弟子,还是各军追捧争抢的人才。剑法高深,刀法如神的人,无论在军中或是地方都极受人尊重。</p>
所谓武夫当道,一群刀法盖世的武夫真能推翻一个帝国么,这便是胡扯了。刀法练的再好也经不住火枪打,所谓剑道是一种精神,尚武精神的寄托与传承,维持帝国强大的一种精神。</p>
马城尝言:“民不尚武,岂非鱼肉,任人宰割?”</p>
“民不尚武,莫非大明人摇着扇子,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去征服世界么,怕不是一伙大傻子么。”</p>
时也,势也,时代决定了大明帝国必须得重塑武风,要依靠尚武精神来维持殖民地的长治久安。中原王朝有没有过尚武的时代呐,自然是有的,先从汉朝说起,汉朝人有多彪悍自然不必说,匈奴都被汉朝人赶到大漠北部,从此不敢再犯大汉一步。汉代人几乎要把匈奴人赶尽杀绝,可见汉朝人有多么的威猛。</p>
从汉代往前说,秦国人当年可是提着人头上战场的。从汉代往后说,到了隋唐,隋唐统一南北武力值已经不用多说,唐朝统治者骨子里都尚武,有的太子甚至愿意吃住在军营,领导者都这样了,民间尚武的风气自然不必说。</p>
那么中原王朝又是从何时起,失去了尚武精神的呐,宋代,这个中原王朝历史上最孱弱最窝囊的时代。宋代窝囊也就罢了,还愚蠢的把中原百姓的尚武精神,给自我阉割了。</p>
到了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是一个大老粗,没文化,偏偏还喜欢瞎琢磨。他充分分析了几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得出一个道理就是“文官弱,武官强”,武官强大容易拥兵自立。</p>
所以,赵皇帝自己没文化,又被一帮文人一忽悠,在宋朝建立的时候,就非常的重用文臣,宋朝的时候把文臣集团的统治推向了一个高峰,在宋朝文臣也就是知识分子高大上,武将就是贼配军,中原人失去了尚武精神。于是乎,窝囊的宋代几乎亡国灭种,险些被人家杀绝了。</p>
没文化还爱瞎琢磨,认为自己英明神武,这事大明开国朱皇帝也干过。这二位大老粗也是一根筋,不从根本上,从制度上解决军阀割据的问题,搞自我阉割算怎么回事呐。</p>
这二位大老粗也不想想,你自己是个大老粗,没文化,不代表天底下的武人都没文化呀。谁规定武人就得没文化,玉皇大帝规定的嘛。退一步讲,就算第一代打江山的武人都没文化,你可以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读书识字,教给他们忠君爱国的道理呀。</p>
细琢磨,在唐朝文臣基本上也是尚武的,武将基本也是有文化的,哪有什么文武之分。藩镇割据,祸害国家和有没有文化,有一毛钱关系么。说一千,道一万,无非是一帮臭不要脸的文人要独揽大权,要搞文化垄断,就这样人为的搞出个文武对立,还自我阉割了中原人的尚武传统。</p>
如今,马城和这个时代的精英不过是拨乱反正,恢复了民族的尚武传统。这个道理十分的简单,天底下的武人都认字,天底下的文人都会舞刀弄枪,还哪有什么文武对立呀,非硬要搞出个文武之分,岂非荒谬。</p>
于是乎,是谁故意制造了文武对立,导致了崖山之后无中国,人都险些被杀光了呐。反正不是汉代人,不是唐人,就是宋代那一帮臭不要脸的文人搞出来的,这一搞便流毒无穷,遗祸千年了。</p>
然而汉人的先贤又有这样的一句话:”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之。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p>
“发如韭,割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宁鸣而死,不默而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