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谁主封神 > 第一百五十四回 太和观论道

第一百五十四回 太和观论道(2 / 2)

“哪来的米香啊!”“好香啊!”

这些流民前日被军兵一赶虽然散去了大半,但仍然有四五百人的规模,不一刻都聚在三口大锅前眼巴巴的看着白粥。碧青上前对众人说道:“诸位,我等是这山上太和观中的道人,见众人背井离乡逃至此地单衣少食,这才熬些米粥让各位充饥。”众人一听各自欢喜赶忙从包袱中取来饭碗,没带饭碗的便寻些盆盆罐罐一齐盛粥。

三口大锅只够百人,碧青三人又整整熬了五次才将粥施舍完毕。此时已至黄昏时分。众人吃饱了饭都各自散去了,唯有一人姗姗而来,口中叫道:“女施主,可还有米粥,施舍一碗吧!”

这人声如洪钟,碧青抬头看去,见此人身披一领淡黄僧服,面目略微消瘦但目光炯炯,大耳垂肩。

“看这打扮并非中土人士,像是个僧人。”碧青打量了这人一番,回礼道:“高僧来的晚了些,今日粥已经施舍完了,只剩下这半碗。”说罢将那半碗粥递给僧人。

“阿弥陀佛。”那僧人也不客气接过半碗粥吃了起来。少时放下碗筷抹了抹嘴,问道:“素闻道门洁身自好,不入红尘。今日又怎么施舍起粥米来了?你可是这太和观的观主?”碧青见此人头顶三尺似有祥光,又听他言语料此人并非寻常行脚僧,随即答道:“小女子并非观主,此观观主号‘镇天佑圣真武灵应真君’。我也是随观主修道之人。”

“哦。”这僧人点了点头,又说道:“可否为贫僧引见观主?”碧青见此人要见殷蝉,不由问道:“不知高僧从何处来,为何要见观主?”这僧人神色自若,答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从灵山大雷音寺而来,到此宝方既然得了施粥之恩,当拜会主人。”

“大雷音寺?”碧青虽居于北海但也略知三界之事,大雷音寺乃是佛门圣地,从那处来的自然非等闲之辈。碧青应道:“既然是西方来的高僧,请随我来。”说罢带这僧人上山去了。

此时殷蝉正站在观门处观望,山下发生的一切事情尽在眼中。见碧青带着这陌生的僧人上了山来,心中不由暗思:“我与佛门素来无甚交往,这僧人自称是灵山大雷音寺而来,不知何事……”

过了半柱香时,二人行至太和观观门。碧青见殷蝉已经等在观前,便让过一侧对那僧人说道:“高僧请看,那观门处的便是观主。”

僧人顺碧青所指望去。见殷蝉样貌装扮不凡、呼吸吐纳之间隐隐有仙气流动,不由略略点了点头,上前双掌合十开口说道:“贫僧须菩提,路过宝方特来拜见观主!”

“哦?”殷蝉一听须菩提之名面上略微有些动容:“曾听韦陀菩萨与我讲过,那西天如来座下有十大弟子,须菩提便是其一。想必就是此人了……”随即拱手还礼:“原来是灵山来的高僧,在下太和观观主殷蝉有礼了!”说罢让须菩提坐了,又对碧青说道:“既然是贵客来到,烦你到后厢泡些清茶奉与高僧。”

“呵呵,不必相烦。”须菩提笑道:“刚才贫僧在山下见贵观为百姓施粥,略感意外。”殷蝉问道:“这是为何?”须菩提侃侃而谈道:“恕贫僧直言。自仙祖鸿钧传道与三大弟子以来,分立阐、截、人三教。阐截二教不分门户遍收弟子门人,却只顾自身修为皆不入红尘,不问人间事;唯有人教教主老子,下世传道泽被众生,方被三界奉为‘道祖’。观主乃是那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当属截教一脉,但却能体察人间疾苦、造福一方,贫僧方感意外。”

殷蝉听完不由笑了一笑,答道:“此言差矣。修仙之人也讲先度已后度人,先修身后治世。若自己还未领悟大道便想度人救世,只怕到头来是误人子弟而已。我与韦陀菩萨时常谈经论道,听说佛门也有三不渡:无缘者不度,无信者不度,无愿者不度。人虽为万物之灵长,但由于禀性不同、天资各异,故造化也有不同。既然佛度有缘人,自然也不可能度尽世人。道法亦然。”

须菩提闻言应道:“诚然,佛乃是大智大觉者,却也并非无所不能。佛法自然不能度尽世人,但佛法能够让人戒去贪嗔痴三毒,解去人世烦恼,参透生死、导人向善,亦是莫大功德。”

“须菩提话中之意莫非想入东土传道……”听了须菩提一番论调殷蝉心中已明,随即说道:“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须菩提稽首应道:“洗耳恭听!”殷蝉说道:“自道祖下世传下《道德经》五千文。其弟子孔仲尼得其治国修身之道而创‘儒教’,被后人尊为‘文圣’;又有‘南华真人’领悟《道德经》真意,开辟道家学派而著《庄子》遍传世人,后人尊其为‘亚圣’。这东土之地尊道尊儒已有千载,根深而蒂固,只怕贵教佛法难以轻传。”

须菩提一路走来其实已有体会,如今殷蝉一语道破也不隐瞒,只说道:“观主所言有几分道理,但我佛教教义广大,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有朝一日佛法必会在东土大兴。”殷蝉并不想争论佛法道法孰优孰劣,便不再答话。正好碧青奉茶而来,二人举杯品茶不再争论。

(提前给各位书友们拜个早年!:))<div

最新小说: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 白天侯门主母,夜里却被权臣亲哭 仙子别回头,我来助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