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这位二公子的文字水平不低啊!”
一身便服,身上披着桐油布雨披,身后几个家奴手执油纸伞为这位大清的洪大学士、洪大招抚使遮挡着春雨。
作为多铎的副手,名义上江南的最高民政长官,洪承畴必须要在多铎进南京城之前先行勘察一番,看哪里的警戒工作是否还有疏漏,看看府库是否封闭完整。他可是太清楚大明朝廷这些官员的品行了。因为,他也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看着城头上这副有汉白玉砌筑在城墙上的对联,洪大学士洪承畴不由得嘴角冷笑了一声。内有叛臣作乱,外有敌军压境,这位李二公子居然还有闲心在城上写对联来讽刺自己。看来,很是笃定啊!
对联采取了藏头露尾的形式,上联是说的史可法,虽然没有消灭奴贼,守住扬州,但是,好歹最后的一点底线还守住了。不曾像他的东林同年同学同党们一样,清军未曾到达,便争相的易帜剃发易服,潮水般投降。下联则是骂的洪承畴。说他辜负了大明皇帝,特别是崇祯皇帝对他的浩荡皇恩,不思报国,反而恩将仇报,成为了清军的带路人。
“大人也不必为此事生气。想那李二,一个纨绔子弟,懂得什么?据说,他已经带着人马仓皇逃往松江府等处。想来,或是败逃海外,或是授首江边,这两个结局是少不了的。”
“赤豹,你却是书生意气了!”洪承畴看了一眼史可程。作为史可法的弟弟,洪承畴将史可程带着在身边,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要达到千金买骨的效果。他清楚得很,自己在多尔衮等满洲上层核心眼中也就是一具千里马的骨头,但是,这具骨头能够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号召,把真正的千里马吸引来。当然,来得更多的也许是苍蝇。闻到了大粪臭味和腐败味道的苍蝇。
如今,史可程就是洪承畴手中用来吸引苍蝇的一块烂骨头,当然,这块骨头上有不少的臭肉。对江南的官员们,洪督师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什么,你是顺案成员?没关系,你看,这位史大人也是啊!他可是在北京和你一起做了李自成的官的人!没事,只要你们诚心归顺效忠大清,一切既往不咎!什么?你是东林党?!哎呀!自己人啊!你看,你们东林党的同社史可程,不就早就认清天下大势,早早的归顺了我大清了?要说前明的恩泽雨露,他家受的不比你们多?不照样归顺了大清?不必有什么思想包袱,谁有奶谁就是娘!”
史可程心中颇为不以为然。但是,因为洪承畴掌握着他和他史家的生死穷通富贵,所以,他不得不对洪承畴的话做出一副醍醐灌顶的神情来。因为,史可法虽然已经死了,但是,整个史氏家族却都已经成了大清朝的官员顺民。
历史上,史可法在当清军初抵城下时指挥失当。总兵刘肇基建议乘敌大众未到,立脚未稳,出城一战。史可法却说:“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在城守方面,“旧(www.hao8.net)城西门地形卑下,城外高阜俯瞰城下,势若建瓴,且为兴化李宦祖塋,树木阴■,由外达内,绝无阻隔,枝干回互,势少得出。诸将屡以为言。公以李氏荫木,不忍伐也。且言,诸将以此地为险,吾自守之”。二十四日夜间,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塌城墙,“城上鼎沸,势遂不支”。二十五日,扬州陷落,刘肇基战死,扬州知府任民育、何刚等壮烈牺牲,史可法被俘后遇难。
也就是说,同江阴这座小县城坚守了八十三天相比,扬州府,这座在当时的世界上也能排进前二十名的大城市,仅仅守了不到一天就宣告陷落了。
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不顾史实作了过分的渲染。综观史可法的一生,在整个崇祯年间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业绩;他的地位和名望迅速上升是在弘光时期。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即以扬州战役而言,史可法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某些史籍说他坚守扬州达十天之久,给清军重大杀伤,也不符合事实。史可法自己在四月二十一日写的遗书中说:清军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看清楚,这是他自己写的遗书,这可是最真实的历史资料了。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二十四日清军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史可法作为南明江淮重兵的统帅,其见识和才具实在平凡得很。比起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顺治十年(1653)谈迁路过扬州,曾经专程到梅花岭寻谒史可法衣冠冡,回首往事,不胜感慨,写道:“江都地多陵阜,故名广陵,城坚濠广,四野曼延,正利步骑,雄闻晋唐,今西门摧颓,岂史氏尚不逮李庭芝耶?”于惋惜之中也指斥了史可法的无能。总之,史可法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至于他的整个政治生涯并不值得过分夸张。明清易代之际激于义而死焉者多如牛毛,把史可法捧为巨星,无非是因为他官大;孰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史可法没有投降,不代表他的家族没有投降。也许,他个人的宁死不降正好为家族的投降多了几个讨价还价的筹码。
“赤豹,我问你,李家二公子带着本部撤走的时候,城中留下的这些兵马,可曾有一箭相加?可曾有一兵一卒的追赶?”
“却不曾有。”史可程低下了头。任凭着雨点灌进了袍服的领口之中。开什么玩笑?南京城中,稍微有点战斗力的部队是马士英率领的勇卫营,已经被他带着护卫圣驾逃出了南京。剩下的兵马不过是些样子货,除了用来摆队,摆场面之外也就是耗费粮饷一样的用场了,你让他们去追击素来有勇悍顽强之名的南粤军?只怕他们会先全军哗变了。
“你看看咱们检点接收的这些个府库仓廪,可曾有一粒米一颗麦子留下?可曾有一粒盐一粒火药留下?便是几处兵部甲仗局的工场,也是被他连人带物料席卷一空而去,走时候还放了一把火把房屋都烧掉了!”
李华宝的撤退确实是组织的很精细,清军能够用于军事用途的,能够供给大军军需消耗的物资,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就连油盐粮食和柴炭,李华宝也只给南京城里留下了不到一个月的用量。让南京城内的老百姓在一个月内不会担心没有粮食和煤炭。不过,余下的,咱们的李二公子可都是调转船头往松江、上海和崇明岛、吴淞口方向去了。
“江南现在是梅雨季节,我们几十万大军,猬集在南京城中,不要说人吃马嚼的消耗,单说这个。”洪承畴冷冷的向史可程指了指自己身上的桐油布雨披,和身后家奴手中的油纸伞、斗笠等雨具,“南京城里就没有多少了。更不要说南方水网密集,港汊纵横,我军又多数为北方将士,水土不服,是兵家一大忌讳!”
史可程却不敢在这位清军之中的第二号人物,哪怕是名义上的第二号人物顶嘴。何况,这些军旅之事,不要说是他,就算是他的哥哥史可法,在洪承畴面前都是一个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