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回到南明当王爷 > 第一百八十一章:张煌言

第一百八十一章:张煌言(2 / 2)

“现今王府有司马一职,军师祭酒一职,你更中意哪个职位啊?”朱琳泽不紧不慢地问道。</p>

“若非要从这两个职位中选一个,学生愿为军师祭酒。”张煌言大大方方地说道,“只是学生来投闽王,是冲着闽王的强军来的,学生亲眼目睹过闽王军之军容军纪,为之心驰神往。”</p>

相比于民政的人才,朱琳泽目下正缺军事人才,张煌言要是愿从军,那自然是再好不过。</p>

“你既有心投笔从戎,暂且现在本王身边做个军中赞画。”朱琳泽说道。</p>

“谢过闽王。”张煌言谢道。</p>

朱琳泽让亲随给张煌言安置住所,张煌言走后,朱琳泽问陆闻达道:“此人如何?”</p>

“年纪轻轻就能考取举人,才学是有的,是个好苗子,只是若想在军中办事,还欠缺些经验,多加历练才可堪大用。”陆闻达对张煌言的印象也很好。</p>

朱琳泽想设置一个参谋部,现在只要指挥一支军队他一个人能够忙得过来。</p>

日后遇到比较复杂的会战,最好还是要设置一个参谋部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调配军队。这么多部队他总不可能做到每一个作战单位都自己负责微操。</p>

高杰已经同意率马步军三万随随朱琳泽北伐,左良玉也答应出三万兵北伐,只是他本人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参与这次的北伐,便让部将金声桓代为统军北伐。</p>

高杰和左良玉合计出六万兵马北伐,有这六万兵马,收复山东绰绰有余。</p>

他现在在等马士英那边的消息,要是黄得功愿意随同马士英北伐,那最好不过。要是不愿意,朱琳泽也要留个后手,多留一些兵马在南京以防不测。</p>

在北伐之前,朱琳泽还需要对军队进行一次整编。</p>

他现在在南京算上归来时在江阴招募的一千余新兵,总计有步兵三十哨,骑兵两千五百骑,以及刚刚组建的三哨炮兵。</p>

人数上看着不少,只是由于扩军速度太快,步兵中有作战经验的只有三分之一,骑兵情况倒是要稍微好点,有一千三百骑是从左良玉那边要来的老卒,算上原来自己的骑兵老卒,大半的骑兵都有作战经验。</p>

不仅仅兵员缺乏作战经验,装备也不如前。光是火铳就有一千五百杆的缺口,为了装备这些新兵,朱琳泽的武库里现在一杆多余的火铳都没有了。</p>

除了火铳之外,缺口更大的是甲胄,甲胄现在有两千二百件的缺口,这还是朱琳泽四处收购各地卫所兵和营兵盔甲的情况下。原来的甲胄缺口更大,步卒只有一半左右的披甲率。</p>

这次北伐朱琳泽也有练兵之意,他不想等清军南下之际,让一群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和久经沙场的清军作战,那样毫无胜算。</p>

当然除了士兵之外,最稀缺的还是要数军官,朱琳泽都已经将讲武堂第二期的学员全部下放军中,擢升勤王之战中有军功的士卒,这才勉强填补了军官的空缺,保证自棚长以上的军官都是经过沙场淬炼的老卒。</p>

架子是勉强撑起来了,不过军官的质量和识字率却是不如前了。</p>

陆军讲武堂第三批的学员朱琳泽肯定是要扩招的,不然军官的数量跟不上扩军的速度,部队的规模无法继续扩大。</p>

他的闽王军,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以他现在的财力囤积的粮草,像高杰、左良玉等人一样拉上几万甚至十几万的部队完全没问题。</p>

只是那样的部队根本不能被称之为部队,而是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完全没有组织度可言。在战场上发挥不出多大作用,徒增后勤压力罢了。</p>

因此每次扩军,基层士官的数量都是朱琳泽要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士官数量跟不上,朱琳泽宁可不扩军,保持现有的军队规模。</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