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回到南明当王爷 > 第二百二十三章:主动权

第二百二十三章:主动权(2 / 2)

大军的主力,朱琳泽打算用来对付刘良佐,刘良佐一直养锐于寿州,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事,兵马尚全,还是需要留点心眼。</p>

收拾了刘良佐之后他就能够打道回南京,处理朝堂上的那副烂摊子。</p>

冯双礼在收到朱琳泽的命令后非常兴奋,终于又有仗可以打了,连夜从讲武堂中挑选了四十名讲武堂三期的学员以及四百名讲武堂速成班的学员就地任命。</p>

讲武堂的军官从来都是在闽王发放毕业证书之后根据成绩亲自任命,不过事急从权,朱琳泽远在山东不可能飞回江东大营任命军官。</p>

因此朱琳泽将这次的讲武堂生军官任免之权暂时交给冯双礼,由冯双礼酌情处置。</p>

三期的学员只差一个月就能完成全部课程,而速成班的学员虽然文化底子好,但他们的课程只完成了一半左右。</p>

权衡之下,冯双礼让三期的学员担任哨长和排长,速成班的学员除了极少数成绩优异者能够担任排长之外,余者皆下放到各棚棚长。</p>

冯双礼的这一标新兵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文化程度最高的一支军队。</p>

就连李定国在聊城的闽王军五营闽王军老卒,军官的识字率也没达到一半。</p>

而冯双礼的这五营新卒,棚长的识字率近乎接近百分之百......</p>

这些读书人刚刚进入讲武堂的时候心高气傲,不把冯双礼这些泥腿子出身的教导放在眼里,但这两个月来的训练,早已经被冯双礼这几个教导用教棍、训鞭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闽王军讲武堂的规矩。</p>

兵工厂刚刚生产出来的火器军械全部支援了北方前线的老卒,冯双礼对武器的问题非常头疼,不过闽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战事紧急就算是拿着烧火棍也要上前线。</p>

冯双礼训练的这五营新兵只有一营的火铳,这些火铳平日训练还是各营轮流着用。冯双礼不得已,只能将库存即将报废的火铳全部搬了出来,勉强凑齐了三营的火铳兵。</p>

不过南京兵工厂刚刚出产的五百件布面甲却被冯双礼给截了下来,分发给各级军官。士兵的披甲率不能保证,但军官的披甲率,还是要尽量满足,这些军官的培训成本太过高昂。</p>

冯双礼率部乘舟沿江东下,随即沿运河北上,过扬州,抵达高邮州,直逼淮安。</p>

在高邮州,冯双礼遇上了两个老熟人。</p>

“阎先生?”</p>

冯双礼曾经和阎应元一起剿灭过南沙岛海寇顾三麻子,因此认得阎应元。</p>

此时阎应元和陈明逢一起,正带着三千江南乡勇北上。</p>

“原来是冯营正。”阎应元迎了上来,向冯双礼打招呼。虽然阎应元是读书人出身,且有功名在身,不过他对武人并没有什么架子。</p>

陈明逢紧跟在阎应元身后,向冯双礼问好。</p>

冯双礼在北伐之时因贪功冒进,被闽王贬为营正的事情他们也听说了,故而以营正相称。</p>

“闽王有令,这仗打完冯某马上就能重新擢升标统。”冯双礼乐呵呵地笑道,他非常珍视闽王给他的这次机会,对拿下刘泽清志在必得。</p>

“恭喜恭喜!阎某在此先向冯标统道喜了。”阎应元爽朗地笑道。</p>

“二位此番缘何北上?”冯双礼望着阎应元、陈明逢身后黑压压的一片乡勇问道。</p>

“闽王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我辈亦当挺身而出。”阎应元回道,“我等一是感念闽王给江南百姓在乱世之在打下来一片安稳之地,江南百姓得以不受兵祸之苦,二是受祁总督所托,带这些江南乡勇北上以解淮安之围。”</p>

“阎先生,如此说来,咱们又能并肩作战了。”冯双礼大喜道。</p>

阎应元有统兵之才,在南沙岛剿匪时的表现非常亮眼,比卫所军官出身的肖琦还要出色。因而给冯双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能和冯标统并肩作战,乃是阎某此生之幸事,有闽王军随同北上淮安,刘泽清之乱旦夕可平。”</p>

阎应元率三千江南乡勇北上的目的虽然是讨伐扯旗叛明降清的刘泽清,但他也知道仅仅只靠这些乡勇想要平定刘泽清之乱无异于是天方夜谭。</p>

阎应元的目的并不在于消灭刘泽清的叛军,而是意在拖住一部分刘泽清的叛军,以减轻冯元飚的压力,坚持到闽王军南归。</p>

但现在冯双礼率五营闽王军新卒北上,他们的胜算将大大增加,不用等闽王军的主力归来,直接平定刘泽清所部的叛乱也不是不可能。</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