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回到南明当王爷 > 第二百三十一章:江南还可加税否?

第二百三十一章:江南还可加税否?(2 / 2)

时间不等人,朱琳泽将成绩达标的学员先圈了出来,将这些学员先划给冯双礼的二标。</p>

剩下成绩不达标的继续在讲武堂学习,除此之外,四期也可以开办了。</p>

两次北伐,朱琳泽从北方搜罗来了一大批工匠,各大兵工厂的产能将迎来一次大爆发,就算全部生产线都生产燧发火铳也能达到日产一百三十杆。</p>

不过这个产量对于一个国家的兵工厂而言还是太低了,但相比此前日产五六十杆火铳的产量已经是质的飞跃。</p>

眼下国库空虚,内部不稳,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劳师北上伐清。下一次军工产能的爆发只能等到工匠学堂里那批学徒毕业。</p>

视察完讲武堂,朱琳泽打算抽空找个时间到潥水的兵工厂实地看看。毕竟南京的各色兵工厂铳炮甲胄皮靴军服等军需品的产量已经是竹堑的一倍以上。</p>

“闽王,这是留守南京的乡绅给您投献的土地。”</p>

见闽王从讲武堂内出来,陆闻达递上来一大摞地契。</p>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些缙绅向本王投献土地必有所求。”朱琳泽瞥了一眼陆闻达手上捧着的地契说道,“陆长史现在可也是南京的大红人啊。”</p>

“属下不敢忘本。”陆闻达说道,“无非是为了南逃官员缙绅遗留在南京的产业,还有便是贪图海贸之利,也想从海贸巨利中分一杯羹。”</p>

“这些缙绅的鼻子当真是比狗还灵。”朱琳泽略一沉吟,说道,“南逃叛逆缙绅的产业确实需要人接手,官府查抄之后尽数拍卖,价高者得。</p>

拍卖所得全部充入国库,至于拍卖之事全部让闽王府的人来做,拍卖完了你们直接和户部交接,倪元璐那边本王会打招呼。</p>

至于海贸之利,须得平定郑芝龙之后再行商榷。有这么个变数,今天秋天的那一茬丝绵能不能运出去本王自个儿心里都还没数呢。”</p>

不剪除郑氏集团的海上力量,他今年的出海都会受到影响,更不用说拉新人入伙了。</p>

“那这些投献来的地?”</p>

陆闻达眼睛盯着手里头的地契,投献土地也是本朝的老传统了。一来为了讨好权贵,而来为了避税。</p>

弘光朝廷占据江南富庶之地,已经免除了三饷,也不用继续向京师输送漕米,但财政依旧亏空,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交税的就只有那一小部分自耕农,地主乡绅都想方设法逃税。</p>

户部那边已经奏请加税,不过都让朱琳泽给驳了回去。</p>

江南富庶甲天下,但江南的赋税亦甲天下。</p>

仅仅是苏州府一府每年所纳的赋税就高达三百五十万石之多,占据全国赋税的十分之一还多,而明世宗时期,苏州府一年所缴纳的赋税虽然也是一骑绝尘,全国第一,但这个数字是两百五十万石。</p>

一百多年的时间苏州府的赋税就增加了一百万石之多,可见江南地区百姓的赋税已经非常沉重了。</p>

明朝全国平均每亩地的税收是0.035石,而苏州平均每亩地的税收是0.2625石。这还是朝廷纸面上的税收,要是真按照这个数字征收,苏州农民的日子过的也还算得上滋润。</p>

实际上算上各种加派火耗以及各级官吏的层层盘剥,农民实际上缴纳的税额远远不止这个数。</p>

王朝的兴盛源自于他们的付出,王朝的衰弱也不应该全部由他们背负。江南地区的天灾也不少,江南的农民也不过是吊着一口气不死没造反罢了。</p>

要是再一味地加征赋税,江南地区的农民非扯旗造反不可。他真正要做的就是让那些应该交税但没交税的缙绅老老实实地交税。</p>

一味地加税,最终这些负担还是要落到那些本就不堪重负的自耕农头上。</p>

“这些地全都如数退回去。”朱琳泽摆了摆手说道,“这些缙绅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本王要是敢收他们一亩地,他们就敢占十亩,他们占的这些地又从哪里来?”</p>

“闽王英明。”</p>

陆闻达急忙点头道。</p>

“陆闻达,本王可提醒你,闽王府给你的俸禄可比内阁次辅还高,你要是敢动什么歪心思,本王绝不手软。”朱琳泽提醒陆闻达道。</p>

现在闽王权势滔天,在朝中一系独大,闽王府的幕僚也跟着一起鸡犬升天。他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身边的这些幕僚腐化。</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