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回到南明当王爷 > 第二百四十五章:兔死狗烹?

第二百四十五章:兔死狗烹?(2 / 2)

大明朝的高层烂透了,但底层还是不乏人才,江西水利局的原班人马就是从工部都水司抽调出来的。袁继咸和左懋第都对他们的工作赞赏有加。</p>

都水司的人个个都是人才,稽核、估销河道、海塘、江防、沟渠、水利、桥梁、道路工程经费审计、乃至造船修船,和水有关的都是都会。朱琳泽看了这些人的履历都赞叹不已。</p>

交代完赈济漕民之事,朱琳泽让幕僚们先退下,留下陆闻达和沈涟。</p>

“明日在《大明日报》上登报,就说三百万石稻米已运抵南沙岛,不日便将运抵南京。”朱琳泽对沈涟说道。</p>

沈涟领命下,沈涟下去之后,陆闻达非常诧异地对朱琳泽说道:“此举虽能暂时将南京城的粮价压下去,但咱们远没有这么多的粮食。南京粮价居高不下已久,粮价骤然下降,上到缙绅勋戚,下到平民百姓,必然哄抢粮食,这粮价恐怕很快就会涨上去。”</p>

朱琳泽手头手有多少粮食作为闽王府的顶层核心,陆闻达还是知根知底的。</p>

陆闻达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朱琳泽现在已经对南京城的百姓完成了户籍登记,南京城的市民都发放了照身帖。粮食局也已经成立,到时候让南京城的市民凭借照身帖,也就是身份证限购就是。</p>

这些粮食朱琳泽并不打算简单地投放进市场,而是打算让朝廷牢牢把控。</p>

以那些粮商的秉性,这些粮食一旦投放到市场,很快就会被他们重新买进囤积起来。宁可烂在谷仓里也不会降低价格售卖。</p>

“这些粮食全部让粮食局负责售卖,朝廷统一定价,南京市民凭照身帖购买。”朱琳泽说道。</p>

陆闻达点点头,要这么办的话可行,这些粮食虽然不多,但省着点吃,南京能够撑到明年秋收。更何况,南京城的粮商手里还握着一大堆粮食,粮价下去,这些粮商多少也会抛售一些,南京城也不至于闹饥荒。</p>

“清丈田亩之事阻力重重,陕西的李自成近日和清军交战也是节节败退,照这么下去,李自成迟早要退到荆襄,届时李自成被鞑子打怕了,恐怕不会和鞑子继续打下去,反而会来打咱们的主意。</p>

左梦庚又不堪用,到时候可就是北面、南面、西面三面受敌,要是海军没打过郑芝龙的水师,那咱们可就是四面楚歌。”</p>

陆闻达愁眉不展,叹声道:“这时局,真艰难。”</p>

这也在朱琳泽的预想之中,李自成和满清实力悬殊,他并不指望李自成能打赢满清,李自成那里能拖一天,对于朱琳泽来说都是赚的。</p>

满清大军云集山陕,汉八旗被朱琳泽在聊城打残,正白旗受重创,现在的情况可要比历史上要好的多。</p>

金胜的骑兵袭扰清军的粮道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京师方面传来消息,鞑子的运粮队现在都直接舍近求远,绕道宣大运粮了。</p>

他的日子不好过,满清的日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他缺粮至少还有地方买,而满清只能继续压榨朝鲜、就地打粮。</p>

更何况多尔衮在北直隶强行推行剃发易服之策、满八旗勋贵四处圈地蓄奴,已经搞的民怨沸腾,满清控制区内民众的反抗有星火燎原之势,清军弹压占领区也要分出一部分兵力。</p>

又是分兵又是缺粮,又和李自成刚刚死磕了大半年,清军就算继续南下,其兵锋肯定不如历史上那么锋利。</p>

“咱们的日子难过,鞑子和郑芝龙的日子也不会比咱们好到哪里去。”朱琳泽说道,“孤现在担心的是黄得功和左良玉,黄得功占领龙岩后就顿兵缓师,左良玉旧病复发,进兵迟缓,冯双礼的兵又不足以下福州城。”</p>

此次此刻,龙岩,负责镇守闽南漳泉二府的郑鸿逵和黄得功相约在东宝山一晤。</p>

黄得功带总兵田雄和幕僚杨龙友率亲兵秘密前往东宝山。</p>

郑鸿逵当初和黄得功同朝为官,和黄得功的关系还算不错,只是现在他们各为其主,成为了仇敌。</p>

郑鸿逵热情地向黄得功问好,并献上厚礼。</p>

“黄将军,万两黄金,二十万两白银不成敬意。”郑鸿逵挥挥手,身后的家丁将几十口大箱子抬了上来,当着黄得功的面打开。</p>

黄得功眯着眼睛盯着箱子内的真金白银,说道:“圣仪这是何意,黄某今日前来,无非是想和圣仪叙叙旧罢了。”</p>

郑家虽然有钱,但也不是人傻钱多,平白无故送黄得功这么多金银。</p>

靖武小朝廷在和弘光朝的交战中,陆地上惨败,冯双礼部已经杀到了福州府境内,兵锋直指福州,左良玉也攻占了闽江中上游,福京的情况岌岌可危。</p>

朝廷想要调闽南的兵驰援福州,但黄得功偏偏又在这个时候杀入漳州府内,威胁漳泉二府,这让郑鸿逵进退两难。</p>

郑鸿逵不得不承认,闽王虽然年纪轻轻和他侄儿年纪差不多大,但用兵确实有两把刷子,不是纸上谈兵之辈。</p>

“黄将军,你我都是武人,郑某便不兜圈子了。”郑鸿逵说道,“当初拥立福监国的可是有五大总兵,而今不到只剩下了三总兵,刘泽清、刘良佐皆为朱琳泽以莫须有之罪诛之。朱琳泽想要独掌军权之心已昭然诺揭。</p>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亨。黄将军若是不替自己找好后路,只怕刘泽清和刘良佐的昨天,就是黄将军的明天。左良玉是朱琳泽的老丈人,高杰自拥立福监国之初就态度鲜明地站在朱琳泽这一边,论与朱琳泽关系之亲疏,黄将军远不如左良玉和高杰,郑某担心黄将军就是下一个刘良佐。”</p>

“刘泽清叛明降清,此等重罪,诛九族都是轻的,刘良佐通敌亦当诛之,这可不是莫须有的罪名。闽王不是赵构,此二人乃是叛贼,不是岳武穆。”黄得功不紧不慢地说道。</p>

能混到这个位置上,黄得功也不是头脑简单的武人,郑鸿逵的来意,他焉能不知?</p>

郑鸿逵多半是是想策反他加入靖武小朝廷,要是现在战局一边倒向靖武朝,黄得功也不介意更易旗帜,但现在战局明显是对弘光朝有利。无论是实力还是正统性,靖武小朝廷较之弘光朝都不如,黄得功不认为加入靖武小朝廷能有个光明的未来。</p>

他和闽王军一起征伐过辽东,闽王军的战斗力他见识过,那可是能和满八旗在野战正面打硬仗的强军,更可怕的是据高杰所言,征伐辽东的这一部闽王军还是战斗力比较弱的,李定国麾下的那一标闽王军老卒战斗力更为强悍。</p>

黄得功可不愿意和闽王军为敌,不过郑鸿逵说的也有道理,他在弘光朝的地位确实非常尴尬,闽王昨天能拿刘良佐开刀日后也能拿将刀架在他黄得功的脖子上。</p>

且听郑鸿逵怎么个说法也无妨。</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