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回到南明当王爷 > 第二百七十五章:重开海禁

第二百七十五章:重开海禁(2 / 2)

阎应元连连摇头,急忙道:“属下不敢。”</p>

“孤问什么,你答什么便是。”朱琳泽不悦道。</p>

“南下,入贵州、入云南或是广西都比留在蜀地强。”阎应元不假思索道。</p>

得到答案后朱琳泽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像是孤的参谋,给堵胤锡回信,多家留意张献忠部将的情况的,尽力招抚。”</p>

张献忠脾气之倔强,这是朱琳泽没有料到的,都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还不明确表态加入抗清民族统一战线。</p>

张献忠虽然这时候已经从起义军领袖成为了一个刽子手,不过有一点朱琳泽还是非常佩服张献忠的。那就是张献忠誓死不降满清,可比大明的很多文武大员强多了。</p>

虽然张献忠现在精神出了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合格的义军领袖了,但张献忠麾下的兵可都是好兵,稍加调教就是一支作战经验丰富的精锐。</p>

要是能招抚部分大西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朱琳泽也考虑过挖李自成的墙角,只是现在他和李自成是明确的盟友关系,这个时候挖李自成的墙角有些不合时宜。</p>

朱琳泽和阎应元商议了一些军机之事,便闻给事中章正宸和马嘉植来见。</p>

这两个给事中是朱琳泽派到福建考察民情,弘光朝初立之时,这两个给事中便上疏反对当时十分荒唐的联奴平寇之国策而被朱琳泽看中。</p>

经过考察,此二人能力不错,道德方面虽然比不上海瑞这等道德楷模,但为官也算清廉。</p>

闽粤收回来之后,朱琳泽打算给他们个机会,出任闽粤两地的巡抚之职。</p>

章正宸和马嘉植两人穿着一身满是泥污的直裰,骑着矮小的劣马来见朱琳泽。</p>

朱琳泽也不着急和他们谈事情,见前方正好有一小渔村,便打算到前方的小渔村吃饭歇脚。</p>

随行的亲随在朱琳泽的授意下向当地的农户的买了一些鱼肉果蔬,令随行的厨师烹饪。</p>

在烹饪的间隙,朱琳泽和两人在这个小渔村附近逛了逛。</p>

饭食准备完毕,朱琳泽大大咧咧的坐下,让章正宸和马嘉植二人一同进餐。</p>

朱琳泽虽无天子之名,但已有天子之实。</p>

全天下明眼人都知道弘光朝虽名为弘光朝,但掌舵人并非弘光帝朱由崧,而是摄政监国的闽王朱琳泽。</p>

二人有幸能和朱琳泽一同进餐,无不感到荣幸之至。</p>

落座之后,朱琳泽也不急于落筷,问二人道:“方才看了这个渔村,你二人可有和体悟?”</p>

章正宸和马嘉植互相看了一眼,马嘉植想了想,壮着胆子说道:“人太多,田太少。”</p>

“说详细点。”朱琳泽不动声色地说道。</p>

他对马嘉植的这个回答还算满意,这六个字倒是说到了点子上。</p>

“臣方才留意了一番,粗略地看了看,这个村子约莫有七八十户人家,以每户六人计,全村约莫有四百五十人,而此村可耕之田据臣粗略估算,最多也就五百余亩,算下来,每人能耕之田最多也就一亩余。”马嘉植说道。</p>

“虽然渔民可下海捕鱼补贴家用,但捕鱼所获无定数,且海上多风浪,凶险异常,就算能捕捞些海货回来,恐怕也难以养家糊口。”</p>

“说的有理,但账可不是这么算的,农户也有穷户与富户之分。”朱琳泽夹了一口鱼肉丢进嘴里,说道,“咱们现在在的这户人家可就有水田七十三亩,那些田少的农户恐怕一户也就只有两三亩薄田。”</p>

“闽王明察秋毫。”二人拱手道,他们的眼睛一直落在桌上的饭菜,只是迟迟不敢下筷。</p>

“你们两个到福建也快一年了,从闽西到闽东,再到现在的闽南都走了一遍,孤若让你们治理福建,你们可有何良策?”朱琳泽继续问道。</p>

</p>

“开海禁!”二人异口同声道,“福建地瘠田少,国初人少,闽省之民尚有田可耕,能够勉强糊口。但现在福建的人口倍于国初,而新垦之田却少之又少,想要养活福建数百万生灵,唯有出海谋生一途。”</p>

朱琳泽点点头,福建现在具体有多少人口他还没来得及统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福建现在的人口肯定已经远超现有的土地承载能力。隔壁广东的情况也差不多。</p>

明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闽粤百姓苦于天灾人祸,田地稀少,苛捐杂税繁重,不少破产的百姓出海下南洋谋生。</p>

朱琳泽多次在报纸上提及开海之事,就是为了收复福建和广东之后,为下南洋造势。</p>

当然,台湾也能够吸收一部分福建广东的难民,毕竟现在台湾的开发程度还很低,开发潜力还很大。</p>

不过朱琳泽并不打算只开发台湾一岛之地,南洋还有更为广袤的空间。</p>

反正他现在已经和荷兰东印度公司撕破脸皮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膏腴之地,比如马六甲和巴达维亚,他早就垂涎三尺了。</p>

尤其是马六甲,这可是战略要地,现在要是能将这块战略地要地拿下来,可是造福子孙,福泽千秋的好事。</p>

大明朝在国力强盛之时,对南洋地区的控制亦有先例可循,曾在旧港地区设置过宣慰司,不伦其控制力如何,但至少这些地方曾经名义上也是大明朝的一块飞地。</p>

论对这些地方的主权,大明可比荷兰东印度公司要更合法。</p>

郑和下西洋之时,就曾在旧港地区筑城造港口,建设仓库作为船队的中转站。</p>

海禁,朱琳泽不仅要开,而且还要开的很大。</p>

现在不多占些地方,以后想占都没得占。</p>

更何况大明相比西葡荷英法等国,有这人口上的绝对优势,只要能迈出开头最艰难的一步,走向海洋,将本土的流民迁移到这些地区,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绝对要比这些小国要强。</p>

“海禁是一定要开的,但这海禁一开,如何管理沿海各省之百姓,便是一大难题。”朱琳泽悠悠说道,“尤其是闽粤,向来有出海营商的传统,没开海禁之时便有大量百姓私自出海,开了海禁之后又会有多少百姓会出海?”</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