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汉光熹 > 三百九十七章 杀与不杀

三百九十七章 杀与不杀(2 / 2)

当时,红烛摇曳,美人在旁,致使刘谦一阵心猿意马,如果李冰不是有病在身,这厮可能就要打蛇上棍大被同眠了。

其实说来说去,无外乎王允自找的寻死之言。刘谦拿出王允在众人面前承认杀死小刘协这一点,让李冰设身处地的为他思虑,如果不逼死王允的后果。

李冰脑瓜子确实不如马荷,在怒火中脑瓜子就更加不灵便,不过在平时也不是一个胸大无脑的女子,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了刘谦的苦心。以往她不知道其中的细节,时下当刘谦说出当时在场之人后,李冰就明白,如果当时刘谦保全王允,刘谦和刘宏的合作关系就算结束了。

而以刘宏的能量,确实会给刘谦造成很大的麻烦,那时刘谦除了背上一条弑君的骂名,处死刘宏,基本上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处死刘宏之后,只怕事情还不会结束,要想永无后患,小刘辩也留不得,那样刘谦就完全站在道义的下风,就等待着天下英豪共讨之了。

想通归想通,不过李冰依然不开心。

刘谦对于李冰的了解,估计还在他对于自我认知之上,见李冰仍然有心结,就马上将袁隗的事情慢慢的道来。

首先,刘谦将王允和袁隗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假设王允如果不杀死小刘辩,那么王允绝对会和袁隗一样不会死。然后,刘谦绝口不提他曾经为马荷考虑,只是说手中有袁隗这张牌,就能要挟袁绍和袁术。下次如果这两个人不老实前来进攻,刘谦就会拿出袁隗这张肉盾逼迫袁氏兄弟退兵,以后兵强马壮讨伐袁氏兄弟的时候,袁隗的作用至少也抵挡数万大军。

关于利用袁隗这一点,刘谦说的并不是假话,他真的是这般考虑的。

如果刘谦效仿历史上的董卓,一下子拉出袁隗家人杀了泄愤,那是过于意气用事了。袁隗的重要身份,并不在于他是袁家第四代家主,而是天下闻名的名士威名。自古帝王不被逼到底线之下,绝对不会处死名士,对于名士的处理办法,历代君王都是采用或贬或流,因为他们都知道,杀死名士只是败坏名声罢了,没有丝毫的益处。

杀死名士没有益处反而惹上一身骚,这一点从曹操和刘表如何处理击鼓骂曹的祢衡,就能看得出来。

曹操有句话说得好,“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曹操的王八之气横溢,从事后曹操连接杀人来看,曹操绝对是个杀人不眨眼之辈。可是,曹操如此草菅人命之辈,也没有亲自处死比指着鼻子骂他还厉害的祢衡,只是将祢衡打发到了刘表那里。

刘表是名士中的名士,以名士的名声论绝对在曹操之上,修养功夫练到家了,可是刘表也受不了祢衡,于是就玩了一个推手,将祢衡打法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任职。祢衡不识时务,到了粗人黄祖那里还想玩横,那想这次找错了人,结果被黄祖给摘下了小脑袋。

从以上例子中就能发现,如果不想败坏声名,名士,特别是名动天下的大名士,最好还是不杀的好。刘谦已经混到这样的地位,不管出于何种考虑,能爱惜身上的羽毛还是要爱惜的,说是虚伪也罢说是狡诈也好,反正历史上的大人物都是这样做的。<div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