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汉光熹 > 六百零九章武侯行军散

六百零九章武侯行军散(2 / 2)

这一刻,孟达后悔了出卖法正的事情,良心倏然间发现了。

拉着法正有力的大手,离开了黑暗的甬道,孟达已经改变了想法,他想让法正活下去。

看到法正还要跟随刘焉继续向江边逃亡,孟达趁旁边没有人,一把拉住法正,将法正拉到树林深处。一边走,孟达一边给不解的法正解释了不能追随刘焉的理由。

法正如实说要比孟达聪明,可是他却不知道孟达出卖了他们的事情,致使刘谦发现了井旁的暗号后,第一时间就会封锁江州城附近的江面。如果他知道孟达给刘谦留下了许多追踪暗号,那里还会傻乎乎的自以为刘谦还在城中全力搜素他们,估计早就会劝阻刘焉改变前往江边的计划了。

不过,当孟达提到刘谦聪明过人,很有可能已经发现了他们是从深井地道逃出城之后,法正立刻意识到计划出现了纰漏,刘焉等人危险了。不过法正也是一个非常有决断之辈,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也不会犯傻冒险去提醒刘焉,而是跟着孟达逃向了茫茫的密林深处。

半个时辰之后,刘焉等人在江边被刚刚赶到不久的甘宁活捉,然后将刘焉等人捆绑起来押到了城内,交给了刘谦。

刘谦发现中间没有法正和孟达,没有去考虑孟达会违背于他,而是猜测法正机警过人,发现情况不对就改变了路线,而肩负着跟踪法正任务的孟达,自然就跟着孟达前去了。

几天后,孟达传回的消息,叙述的大概和刘谦的猜测基本相同,只是加上了一点不愿意加害好友的请罪状。

刘谦手中拿着孟达的请罪状,深思片刻,而后认真的给孟达回复道,可以理解孟达的心情。说实话,如果这次孟达真向法正下手,就算法孟达杀死了法正完成了任务,刘谦以后也肯定不会用他,可是孟达不愿意伤害法正的人性,却让刘谦对他改变了一些看法。

此后数日,刘谦压抑住对出生孩子的想念,坐守江州城一边稳定巴郡大局恢复民心,一边督促下属审讯刘焉等人,然后在几天后处死了刘焉和几个骨头比较硬的刘焉近亲,处死了祸乱巴郡数年的张脩等人;召见了郭嘉和新任益州刺史韩馥,商议了如何恢复益州生产和采用安抚和血腥镇压并重的南蛮方阵。

随后,刘谦决定将赵云留下来主抓益州军事,为了加快平定南益州的速度,刘谦又决定让魏雄留下来辅助赵云。

为了加强益州的军事力量,形成一个益州人不敢动乱的威慑,刘谦给他们两人留下来五千精锐和五千一般步兵和一万名骑兵,一共两万名上过战场作战力较强的刘谦军。这样,加上益州整编出来的三万名军队,益州就有正规军四万五千名,这股势力足以震慑益州。

张任作为刘谦的师侄,并且因张任能力出众,就被刘谦委任为巴郡太守,负责坚守益州东边门户永安。

由于严颜远征过南益州,对南益州的情况相对比较熟悉,刘谦委任他协助魏雄,和魏雄一起和魏雄重点着手南蛮问题。

严颜见刘谦刚刚控制北益州,立刻就着手平定南益州蛮族问题,不由感叹刘谦这厮对于异族仇恨果然天下第一。为了怕刘谦轻视南益州的瘴疠,闹出他前不久手下三分之一士兵生病不能作战的事情,严颜慎重的将瘴疠的危害汇报给刘谦。

结果,刘谦还没有说话,站在一旁的刘谦军众将就大笑了起来,这就让严颜感到非常糊涂的闹起了郁闷。不久后,当魏雄耐心的给严颜解释了刘谦原本就是一名神医,早在带兵初期就研制出了一种神药来防止水土不服等疾病,有力保证了,刘谦军几年来从来没有闹出什么传染病和水土不服病症。

严颜和一干降将猝然听说刘谦还有这等本事,心中更加对刘谦佩服不已。

望着一群对他赞美不已的手下,刘谦心中稍稍有一点愧疚,暗叹道:“对不起诸葛亮同志,我虽然窃取了你征伐孟获时研制出来的《武侯行军散》,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至少通过《武侯行军散》的提前面世,成功的挽救了大汉军人的性命,看在这一点上,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

这厮刚刚对着诸葛亮感叹完毕,忽然又想到诸葛亮现在还是一个小屁孩,心中的一点点愧疚立刻消失了,反而开始盘算着如何将诸葛亮抓到手里,培养一番后,为大汉的持续发展而服务。

陆军方面,预备役军队问题决定下之后,就算安排妥当,下一步开始安排水军问题。

甘宁被刘谦委任为南部水军都督,他将会以江州为中心,大力发展益州水师,务必保证三年之后训练出来一支三万人的精锐水师。这样,综合起刘谦的另外两支水军,总兵力接近九万,足够刘谦向南方用兵了。

至于军师人选,刘谦并没有从中原调遣,而是提拔了降将张松黄权等人,并选拔了王甫等一批益州本地才俊。

对于张松黄权这个两个后世有名的投降派,刘谦通过一番了解之后,大胆的使用了他们。

张松其貌不扬,可是很聪明,刘谦认为张松基本上和当时的士人没有什么区别,心中有很浓的封侯拜相兴趣。这种很有本事的人,由于在刘璋这里看不到扩张升迁的希望,这才会因为向上爬的野心出卖刘璋。

刘谦绝对不是刘璋,刘谦的势力一直呈上升趋势,给予了张松向上升的希望。为了安张松的心,刘谦很真诚的将他的大略方阵告诉了张松,更让张松感到了统一天下之路很近很近。

对于黄权,刘谦很是了解黄权当初不得已投降曹魏的无奈。历史没有如果,如果刘备当年伐吴时能听取黄权的建议,刘备最后也不会取得惨败的下场。

黄权的能力很出众,不管是在刘备那里还是在曹魏那边,一直都很受重用,从此就足以看出黄权是个了不得的人才。

既然是人才,刘谦就要不拘一格的使用,何况刘谦还知道黄权投降魏国之后,还是很敬重当年器重过他的刘备,在曹魏众臣听到刘备死后无不欢喜的时候,黄权却显露的很悲伤。此后,每当有人在黄权面前谈到诸葛亮,黄权也表现的很尊重。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

以刘谦的眼光看,一个投降之人,不改初衷的自始至终表现的前后如一,而且投降后在曹魏那里表现的兢兢业业,这就足够了。

除此张松和黄权等人的能力之外,刘谦敢于使用他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些人本身没有多少家产。

不管是张任严颜还是黄权王甫,除了一个张松,他们本身都不属于世家豪强的范畴,有些即使是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时下最多只是一些比较富有的庶族阶级,手下的土地属于刘谦允许保留的政策之中。

这样,在不久后刘谦推行的一条鞭法和政府强制购买违制土地中,他们的阻力就会很小,比较适合开展下去。另外,刘谦为了吸引益州人才来投,又推行了一个做官适当减免赋税徭役的政策,更能保证这些人对新政策的拥护程度。

至于张松,虽然出身于成都附近的大地主家庭,不过张松因为持才傲物,一直和大哥家主张肃不和。加上张松不是长子,早早就分家另过,手中的土地也不是很多,故而对新政策的排斥也不是很大。

在刘谦找到张松一番促膝谈心,真诚的拿出自身拿出土地安抚百姓的事例,来阐述必须打破土地兼并的垄断之后,张松也被刘谦的大魄力感染,表示为了大汉长治久安,他愿意效仿刘谦将土地分给没有地的百姓。

见张松如此配合,刘谦一口拒绝了张松的提议,想让政府出钱购买张松手中超过规定的土地,可是情绪被刘谦点燃的张松决不让步,一定坚持无偿向百姓分发土地的意见。

刘谦见拗不过张松,遂不再提这个事情,只是许给了张松一个参与西域贸易的名额,最后两人皆大欢喜.<div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