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1911再造中华 > 第675章 农业问题

第675章 农业问题(2 / 2)

这恐怖的产量把不少老农民都给吓傻了。</p>

“兴修水利、推广化肥和农业势在必行,想要获得好收成就得这样干。”李思明说,“我希望你们也在自己的辖区建立一些化肥厂来生产化肥,技术我可以提供给你们……这事必须重视,化肥厂平时可以生产化肥,战时可以生产炸药,非常重要的,马虎不得。”</p>

一听说化肥厂在战时可以改为生产炸药,孙先生和袁世凯登时就两眼放光。原本他们对化肥也是挺感兴趣的,只是想要办一个大型化肥厂,投入相当惊人,他们望而生畏,但现在听说可以用它来生产炸药……</p>

那必须得搞啊!搞几个化肥厂出来,自身实力也会大大增强,何乐而不为?</p>

此时的化肥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英、法、德、俄等国家已经摸索出了工业化生产尿素、磷肥、钾肥等等肥料的技术,只不过都不怎么重视,因为他们的粮食够吃,并没有吃饭方面的压力,对农业增产增收的意愿并不迫切,所以化肥产业发展极为缓慢。但中国不一样,中国历朝历代,农民的吃饭问题都大过天,清朝也不会例外。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还好,那时候是出了名的地多人少,再加上税收也不高,老百姓吃饱饭是没问题的。但到了乾隆中后期,人口飞速膨胀,粮食产量却没有上去,中国人开始饿肚子了。我们的十全老人面对这一严峻的问题,不仅没有想办法去解决,反倒在大力鼓励生育,老百姓也没什么优生优育的观念,既然官府提倡,就努力生呗!结果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整个国家都陷入了饥饿之中。这算是乾隆的弱民手段,老百姓终生都在为吃饭而奔忙,根本就没有心情去想别的,统治起来自然轻松了。结果这一通瞎搞下来,一家伙就把中国的人口干到了四亿,吃饭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p>

</p>

李思明几乎是刚刚在苏北站稳脚跟就开始搞化肥工业,因为他很清楚,不管是想让中国人口增速降下来或者让田亩数量大大递增都是不切实际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提高亩产量,用原本供养一个人的土地来供养两个甚至三个人。他往化肥工业上砸了这么多钱,现在终于获得了回报,在他的辖区,施用化肥的田亩已经是以百万为单位了。</p>

袁世凯和孙先生看着都觉得眼馋,认为必须跟进。</p>

“还有一个就是良种。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用的都是自己留的种子,用了不知道多少代人,那引起种子其实早就退化了,产量自然高不到哪去。”李思明说,“我提议,我们合作成立一所农业大学,专门培养农业方面的人才,让这些人才帮忙培育优良的种子,全面提高我国粮食的产量。”</p>

孙先生点头:“这主意不错,我赞成。”</p>

袁世凯说:“我也赞成。”</p>

成立农业大学的提议就这样通过了,并且雷厉风行的贯彻下去,仅仅一年后,中国每一所农业大学就开学了,这效率简直让人瞠目结舌。</p>

袁世凯说:“不过,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农业大学想要取得成果,怕是至少要花上十年甚至二十年吧?在他们研究出良种之前我们应该怎么办?”</p>

李思明说:“还能怎么办?看看哪里还有大片尚未开发的肥沃土地,抓紧时间开发呗!”</p>

袁世凯眼睛顿时就亮了:“尚未开发的肥沃土地?必须是东北啊!你们也看到了,东北大平原那真的是沃野战千,那泥土,抓在掌心轻轻的攥就能捏出一手泥油来,这么好的土地不开发,开发哪里?”</p>

孙先生哼了一声:“东北好是好,但是太冷了,愿意到那里去定居的人并不多吧?再说了,东北平原大多数地区都是沼泽,这种鬼地方怎么耕作?”</p>

东北大平原总面积为三十五万平方公里,其中超过十万公里是沼泽……这片沼泽就是著名的北大荒。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在这里汇聚,硬生生把这片平原灌成了烂泥潭。既然是烂泥潭,自然也就别指望能种活什么庄稼了,养鱼还差不多。新中国是花了二十年时间才排干沼泽,把北大荒变成了亿亩良田,没有这长达二十年的艰苦努力,想在北大荒种出什么来?做梦吧。</p>

袁世凯说:“东北大平原也不是到处都是沼泽的好吧?辽宁和吉林的平原就很适宜耕作!对了,还有兴凯湖平原,那里简直是农耕的天堂!”</p>

李思明说:“东北确实很适合发展农业,就是人口太少了点。”</p>

袁世凯说:“所以得尽快往东北移民啊!移民越多越好!”</p>

最新小说: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 原神:自来也的提瓦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