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西征2(2 / 2)

处理好这些问题后,他留下一名骑兵军官和百余名骑兵驻守在当地,率领主力部队继续前进。</p>

其实作为共和国头号战将,陆军元帅,他用不着吃这个苦,只需要呆在北京统筹指挥就可以了。但蔡锷认为这是自大唐灭亡后,汉家战士时隔千年重新回到这片苍凉而雄浑的土地,意义重大,他不愿意错过,坚持要亲自带兵,李思明都拿他没辙。</p>

在他的带领下,这些来自淮西和蒙古大草原的劲卒穿越了风沙猛烈的星星峡,抵达哈密。</p>

大明初期,大明名将冯胜率领大军追击元军,穿越河西走廊打到了哈密,在此筑城驻军,建立哈密卫,这是自大唐灭亡之后,汉军战士第一次出现在西域的土地上。可惜的是,拿下哈密后冯胜便班师了,据说是“畏回鹘之兵”,不过就当时回鹘那点实力,真不见得能让冯胜这等名将畏惧,也许远在南京的那位心机深沉、冷血无情的帝王的猜忌,才是冯胜真正畏惧的。明军这一撤就没有再回来,收复西域成了泡影,只有那面飘扬在哈密的战旗可以证明他们曾经来过。只是到了正德时期,哈密卫被彻底放弃了,这意味着大明彻底放弃了收复西域,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的战略计划,安心窝在内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也许一直到明朝灭亡,大明当道诸君和皇帝都没有弄明白放弃西域,放弃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对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p>

当黑衣军出现在哈密的街头的时候,行人和路边商贩都向他们投来惊讶的目光。这边的消息比嘉峪关那边更加闭塞,嘉峪关那边好歹还知道这个国家可能已经换了主人,哈密这边的人连内地爆发了革命都不知道,看到留着平头、戴着木芯头盔的黑衣军士兵开进城来,都是一脸懵逼。</p>

哈密守将同样爽快的将手头上的军队全部交了出来,压根就没想过要抵抗。大清都亡了,他们还抵抗个什么劲?早点拿遣散费回家不好吗?</p>

远征军在哈密稍作停留,然后继续西进。经过吐鲁蕃的时候,蔡锷特意去参观了著名的坎儿井。看着无数口坎尔井星棋罗布,一条条水道在地下纵横交错,最终汇成了一条地下河,他不禁感慨:“真得佩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智慧,要是没有这些坎儿井,人在这片酷热的土地根本就无法生存!”</p>

孟如虎嘟嚷:“挖坎儿井挖得最多的不是林则徐林大人吗?他被贬到新疆之后就带着当地人狂挖坎儿井,引雪山的雪水浇灌土地,才有了如今吐鲁蕃的瓜果飘香。”</p>

蔡锷说:“挖得还不够,得再多挖一些。”</p>

孟如虎一个劲的猛点头,然后一转身就跑去向当地果农买葡萄干和核桃了……傅明月说西域的瓜果特别香甜,想尝尝,可惜根本就腾不出时间来西域旅游,孟如虎便很体贴的自掏腰包买一些,有机会便托人带回去。</p>

可惜无花果的保质期极短,不然有话他还真想买些无花果寄回去给她尝尝。</p>

远征军继续前进。</p>

他们开始遭遇袭击了。袭击他们的势力非常复杂,有不愿意接受新政权统治的清军,有单纯是看上了他们所携带的军需辎重的沙盗马贼,也有桀骜不驯的回鹘人。</p>

回鹘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原本是铁勒诸部中的一支,铁勒被唐军所灭,这一支从铁勒族部中脱离出来,向大唐效忠,成为唐协军的一份子,替大唐东征西讨,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回鹘膨胀了,自认为大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已经元气大伤,自己可以翻身作主了,于是小动作不断,让大唐颇为难堪。</p>

大唐的疆域很辽阔,但心眼却非常小,让大唐难堪的人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回鹘的遭遇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他们膨胀之后没多久就遭遇了大唐的忠犬黠嘎斯人的疯狂进攻,一个个部落被无情屠灭,回鹘人的血染红了草原和大漠。末代回鹘可汗带领二十万部众逃往唐境寻求庇护,大唐给他们在边境指定了一块地方,他们不肯接受,要作乱,马上就遭遇唐军的伏击,一场大战下来,那二十万部众几乎死伤殆尽,末代可汗的脑袋也给砍了下来,挂到了长安城墙上。</p>

但回鹘人却没有就此消亡,他们散落在大草原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熬死了大唐,熬死了黠嘎斯,趁着五代混战控制了河西走廊,后来更是投靠了蒙古人,声势大振。待到元朝灭亡,明军打到哈密,回鹘人的实力已经不容轻视了。清朝摆平了准噶尔,摆平了张格尔,摆平了大小和绰,剁了阿古柏,但始终没有摆平那些桀骜不驯的回鹘人。现在看到黑衣军进入新疆,回鹘人马上又跳起来搞事了。</p>

最新小说: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