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差异(2 / 2)

王小曼说:“他告诉我:这个国家不需要天才,只需要踏踏实实做事的人。”</p>

一帮女孩子面面相觑,只觉得自己的三观被刷新了。</p>

自古以来,中国的人才体系跟西方的都不一样。中国的人才体制是金字塔结构,而西方的则是倒金字塔结构。经济塔结构的人才体系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的,然后那千千万万再普通不过的人里面有一部分是稍稍聪明一点的,这一部分人会站得比普通人高一点点。然后那一批稍稍聪明一点的人上面站着的是比较聪明的,这一部分人数更少,但智商更高。就这么一级级的往上推,越往上的越聪明,能力就越强悍……看明白了吧,中国所谓的天才都是在千千万万普通人里面拼杀出来的,最聪明的那一批人数很少,但是站得最高,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带领整个国家和民族前进,也用自己的智慧去哺育底下那千千万万远远没有自己聪明的人,由此形成一个循环。</p>

西方的人才体系这刚好就反了过来。他们是先出现一两个足以名垂青史的天才,然后这些数量少的可怜,但是其智慧足以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永远的痕迹的天才周围会聚集一小批虽然没这么厉害,但是也不会太差的聪明人,这一小批聪明人从那些天才身上汲取到了智慧,花上几代人的时间去将这些天才的思想或者他们的发明慢慢推广开,直至普及到整个国家。</p>

是不是很难理解?</p>

举个例子,就说文学创作吧。</p>

中国那些古代名著大家都知道了,那是永恒的经典,但是这些经典大家都知道是怎么来的吗?</p>

先是有一大堆平庸的、但是贴近史实的作品,然后有人博取众家之长,在这上面加工弄出了一些比较出色的作品,再然后就有人从这些比较出色的作品中间汲取精华,最终创作出了一两部震烁古今的名著。西方的文学创作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子。他们首先是出了几个思想深邃得让人难以理解的大文豪,留下了一大堆不朽的、但是在当时没人看得懂的名著,然后慢慢的有人从这些名著里面汲取精华进行第二次创作、第三次创作……到最后变成了一步步通俗易懂的也十分精彩的著作。</p>

跟中国完全是反过来的。</p>

也正因为跟中国是完全反过来的,所以这些侍从女官对李思明的做法难以理解。在她们看来,那些天才应该第一时间调到最重要的部门去,让他们尽情绽放光芒,为国家作出贡献,哪能扔到基层去慢慢打磨呢?她们完全没注意到,倒金字塔结构其实很危险,因为那种天才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一旦没有了这种天才,整个国家的思想、科研等领域就会陷入停滞,最终被人赶超。最典型的莫过于法国,这可是著名的思想大国,一大批思想家引领着十八、十九乃至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变革,为全人类作出了不配的贡献。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法国还能算一个思想大国吗?如果说白左、女权、黑命贵这些也算是思想,那他们就算,不过估计他们并不想要这些。</p>

对此王小曼也解释不清楚,只是说:“他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p>

侍从女官问:“那你们有选举制度吗?”</p>

王小曼说:“有啊。”</p>

侍从女官说:“你们都有学校专门培养这些人才了,那选举制度岂不是形同虚设了?”</p>

王小曼说:“我们老百姓手中的选票是用来选公民代表和乡镇干部的,乡镇干部负责管理乡村和城镇,公民代表负责监督地方官员,了解民间疾苦,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至于更高一级的官员,则是由国家直接任命。”</p>

侍从女官瞪大了眼睛:“为什么不直接由老百姓选举产生了呢?这一点都不民主。”</p>

王小曼也瞪大了眼睛:“如果由老百姓直接选举产生,最终上来的不都是那些有钱的地主和商人吗?那选举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能指望地主和商人全心全意的去为老百姓服务不成?”</p>

这下子,那帮侍从女官也哑口无言了。</p>

要知道,中国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消灭地主阶层呢,真像他们说的那样搞,这个国家的一切都由地主商人说了算了,那三年前那场战争还有什么意义?打了个寂寞吗?</p>

最新小说: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 原神:自来也的提瓦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