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好消息(2 / 2)

袁世凯目光闪动:“要是他们之间爆发战争,你会站哪边?”</p>

李思明说:“我哪边都不站,就在一边替他们加油打气。”</p>

袁世凯哭笑不得:“替他们加油打气……你还真想得出来!”</p>

李思明耸了耸肩膀:“这已经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喝了一口茶,转移了话题:“对了,这段时间国内的情况怎么样?”</p>

袁世凯说:“国内呀?首先是夏季针对土匪的扫荡作战提前结束了,击毙俘虏土匪,共计9700余人。”</p>

李思明皱着眉头:“都扫荡了三年了,还能在一个季度的扫荡中击毙俘虏9000多人?这些土匪怎么就杀不完呢?”</p>

袁世凯翻了个白眼:“你就知足吧,以前以这样的扫荡力度,一个季度下来起码要干掉十几万土匪!”</p>

李思明说:“也就是说经过三年的扫荡,中国的治安已经大大好转了?”</p>

袁世凯说:“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善了。”</p>

这倒是大实话。清末明初的土匪真的是比牛毛还多,他们四处打架劫舍,截断铁路抢劫路过的列车,甚至围攻省城,把整个国家搅得鸡犬不宁。那个时候外出经商真的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活,很多商人出一趟远门就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回来了。至于平民百姓则更加倒霉,并不是所有的土匪都敢去攻打县城甚至省城,那些偏远但是还能炸出一点油水来的村庄、镇子就成了他们最喜欢捏的软柿子,隔三差五就跑过来抢一趟,弄得人心惶惶的。有点实力的村镇都想方设法修起碉楼,土匪过来攻打的时候,全村老少躲进碉楼里拼死抵抗,直到土匪碰得头破血流主动放弃,或者官兵反应过来了前来支援为止。从华南到华北,从沿海地区一直到陕西甘肃,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可谓碉楼林立,那些弹痕累累的碉楼本身就是土匪横行、民不聊生的象征。</p>

不过经过这几年的反复扫荡,土匪的数量已经极大的减少了。绝大多数的土匪都在招安令失效之前主动下山,放下武器向政府投降,然后接受安置。他们要么被打散分配到各处村庄,要么集中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然后安置到比较偏僻的地方去开荒,甚至被送到国外去,反正不管怎么样都有一条活路。剩下的那些基本上都是些罪大恶极,就算投降了也免不了一死的货色,这些货色躲在山林里负隅顽抗,各地军队每年的夏季和冬季都要出动大军对他们进行反复扫荡,每一回扫荡都要击毙或者俘虏一大堆。反复扫荡之下,那些幸存下来的土匪都给打怕了,纷纷往更偏僻的深山老林迁移,躲在里面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死活都不敢冒头。得益于此,各地的治安大大好转,最起码出远门之前不用写遗书了,因为……除非倒霉倒到姥姥家,否则肯定能活着回来的。</p>

国防军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三年剿匪战争下来,阵亡人数远远超过了对俄自卫反击战。</p>

李思明对这样的成果还算满意说:“剿匪的力度不能放松,到冬季还得给他们来一次狠的,我要让土匪在中国的大地上彻底绝迹!”</p>

袁世凯说:“相信在十年之内他们就该绝迹了。”</p>

李思明问:“还有别的好消息吗?”</p>

袁世凯说:“陇海铁路陕西段跟甘肃段已经完成对接了,目前这条铁路已经修到了兰州。”</p>

陇海铁路一直是中国铁路基建重点发展工程,每年都要投入海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将这条交通大动脉往西北大地延伸过去。按李思明的规划,在1917年这条铁路必须修到迪化,1918年之前修到伊犁河谷,彻底打通东部跟西部的交通运输。到时候从连云港上火车抵达伊犁,大概只需要半个月,比起以前动不动就要跑上半年强太多了。铁路部也确实争气,虽然这条铁路的工程难度非常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排除万难,一根铁轨一根铁轨的向前推。经过三年的努力,从江苏到陕西的路段已经全线贯通,现在甘肃段又跟陕西段完成了连接,这意味着江苏的货物可以直接通过火车拉到兰州去了。</p>

李思明抚掌呵呵直笑,说:“真是一个好消息,以后想要吃兰州牛肉面可就容易多了。”</p>

袁世凯瞠目结舌:“你砸这么多钱修这条铁路,就是为了吃兰州牛肉面方便一点?”</p>

李思明干笑:“这……这只是很次要的目的啦!我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改善东西部的交通运输,巩固边防!”</p>

袁世凯翻了个白眼:“我信你个鬼!”</p>

最新小说: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 原神:自来也的提瓦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