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醉红楼之水溶绛珠 > 第17回 皇宫觐见 几多心事付流水

第17回 皇宫觐见 几多心事付流水(2 / 2)

“噢,元春又送东西来啦,拿上来吧,趁你们姐妹在此,一人拿一些去吧。”贾母果然高兴了起来,长孙女元春可也是自己的骄傲呢。

于是王熙凤差了下人拿来了宫花,三春和黛玉都挑选了一些,其余的就打发给了一些各房的大丫头诸如袭人、紫鹃之类的。

如此这般,黛玉在贾府住了下来,有贾母和各长辈的疼爱,有三春姐妹不时的陪着玩耍,再加上宝玉晨昏定省的到她那里报道,思念母亲之心竟是减了许多,和各下人也都熟悉了,知道像她这样的每个姑娘身边都有一个大丫环陪侍,另有两个小丫环供差遣,其余打杂的丫环、妈子就更不用说了。饮食起居的规矩也比江南家中多了许多,她本玲珑剔透之人,一一学来,竟都习惯了。

时不时的,北静王府也常来人,偶接黛玉前去小住,一恍已过三年。

这一天,宫中突传圣旨,着黛玉谨见,贾府一众人等唬得什么似的,不知何因,贾母只得吩咐贾政等人好生陪着来宣旨的公公进宫,在宫外候着,有了消息立时来回。

黛玉也不知何因,心中却料着只怕是当今的皇后,也是母亲闺中密友的卫若雪要见自己,只不过怎么是圣旨却不是皇后的懿旨,怀着满腹的不解,随着宫中的公公来到了皇宫,贾政等人因没有传旨,不得进内,只好在外候着。

经过层层的检查,询问,最后得知当今皇上龙运却是在御书房中等着黛玉,于是公公急忙引了黛玉至御书房中。

皇上龙运呆坐御书房中,手捧《桃花行》一诗,心中思绪难平,已经十八年啦,当年如了贾敏的意,将她赐婚于林如海,却又懊恼与贾敏所说的‘骨肉分离之痛’之语,竟下旨不许她见家人一面,也不许回京,不想贾敏竟是答应了,而好兄弟林如海竟也愿远离京城,不再回京。

虽说他夫妻二人远在江南,但自己还是时时打听着他们的消息,知道贾敏一直无出,心中有几分高兴,又有几分忧虑,高兴的是倒想看看林如海是否一如既往的‘一生一世恋伊人,不离不弃不负卿’,忧虑的是若林如海真的应誓,依贾敏十年无出,那贾敏虽有林如海的万般宠爱,但在林家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若在宫中呢,即便有自己的千般宠爱,若是无出的话,估计不用十年,早在后宫的争强好胜中抑郁而终了吧?

龙运再次轻叹一口气,想到贾敏终为林如海添下一女,心酸的同时,又担心贾敏因生女儿,而导致林家人生嫌隙,所以密令北静王水域传密旨,亲笔信写及只待林黛玉及笄后就受封‘花朝郡主’之事。因念及黛玉还小,担心荣宠的身份迷失了她的本性,所以至今还未公之于众,没有几个人知道。

不想贾敏终是因无子抑郁而亡,自己亦是痛心之至,恨不能亲到墓前吊唁,奈何自己的身份,竟不能前行,日日拿着贾敏当年所写的《桃花行》流泪不止,伤心于帝王的无奈,虽听说贾敏之女三年前就到了京城,但却有一种‘近乡情怯’似的情节萦绕于心,竟是不忍心看她。只不过近来身体总感不适,只怕大限将到,所以才有了一见之意。

“如今那小人儿应该已是八岁多了吧。但不知有没有敏儿的风采。”龙运忆及以往种种,心中暗叹,放下手中的诗篇,走至窗前,极目远眺,园中桃花盛开。

如今又是桃花灿烂时节,想那年因了《桃花行》一诗,终放佳人远去,又捱不住伤情,狠心从此不再相见,现在想来,竟生悔意,人死万事休,有多少要斤斤计较的呢,莫若在有生之年,活着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已。

远远的看着一群宫人拥着一个八、九岁的小人儿越走越近,想来定是黛玉无疑了,细细打量,但见她穿一袭浅绿色洋缎长袄,外罩白狐裘褂,竟如第一次在‘素馨小筑’见贾敏般的穿着,比起那些姹紫嫣红的着装,要秀雅得多,心中已生赞许,恍惚中,似贾敏含笑着向自己走来,不觉轻声念道:

“仙袂乍飘兮,荷衣欲动,靥笑春桃兮,榴齿含香,纤腰楚楚兮,回风舞雪,出没花音兮,若飞若扬。敏儿呀,敏儿,若非当年你那坚定不移的梦想,她只怕是我们的女儿吧!”

“皇上,林巡盐御史之女林黛玉求见。”外面有宫人宣道。

“进来吧!”龙运拉回思绪坐到桌旁。<div>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