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修卦 > 第213章 开府建衙

第213章 开府建衙(1 / 2)

 几天后,周天星的职务再次如坐火箭般窜升。从本部方面来一份红头文件,增设一个正师级单位,特勤处海外部,任命周天星为该部部长,谢阳为副部长。</p>

事实上,这就是一个为他量身定做的部门,下辖十二个正团级单位,全都是特勤处秘密设在海外各国的联络站。同时,整建制撤销江东站,另设海外部江东基地,兼管江东全境相关事务。也就是说,这个新成立的部门以江东为基地,统管所有海外联络站。</p>

乍听上去,这个新建的部门权力之大,似乎已占了特勤处半壁江山,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所谓的十二个海外联络站,根本不能和国内的地方站相提并论,虽然都是正团级单位,但其中最大的北美站也只有五十几个人,最小的是南非站,只有五个人。而且没有正常的办公地点,真实身份不能见光,说穿了就是潜伏在国外的特务。之所以把级别定得这么高,无非是因为工作性质特殊,危险系数比较高而已。</p>

因此,这个正师级的官衔听上去很唬人,权力却有限得很,就算把十二个海外站全部加起来,其实力最多相当于两个江东站,而且在别国的领土上,连真实身份都不能暴露,就别提有什么权力了。</p>

至于组建海外部江东基地,大概是潘长青觉得这个新成立的师级单位实在太寒酸,有点说不过去,这才了善心。把江东站交给周天星当老家。</p>

总之,这个新职务表面上看起来无比光鲜,其实是锦绣其外、败絮其内,根本没多少拿得出手的实力。况且,相对于即将完成的艰巨任务,未免显得有点名不符实。</p>

好在周天星根本没把那个所谓地十年之约放在心上。别说十年,就算给他五十年,再把全中国的异能者统统交到他手上,他也不敢认为自己真能把教廷灭掉。道理很简单。要是能灭的话,根本不需要政府出手,象禅、灵那样的修道大派早就攻进梵蒂冈,把教皇绑在火刑柱上烤串烧了。之所以敢在潘长青面前夸下海口,其实只有一个目的,无论如何不想去北京,能拖一时是一时。况且。十年那么长,其间会生多少事,谁能说得清,到时候时移事易,一个十年前的空口承诺,谁还会真把它放在心上。</p>

同样的。潘长青也不傻,周天星提出的那个庞大计划,他固然十分欣赏,的确是个挖教廷墙角地好办法。但他也没有天真到以为真能在十年内剿灭教廷。之所以会陪着周天星开这个玩笑,无非是觉得他心底无私,勇于任事,是个可堪造就的大材,这才会在最后说出“姑且试”之语,用意无非还是在掂他的份量。只是这一回加重了些砝码而已。唯一的问题是,潘长青再精明也想不到最关键的一节,周天星放着北京的高官厚禄不要,非要主动挑起这桩“苦差事”,只是不想跟他去北京而已。</p>

言归正传,既然是开府建衙。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必然会面对方方面面的诸多问题以及处理不完地细务,于是周天星和谢阳分了工,把那些琐碎事一古脑儿都交给他打理,自己只抓大事,三天两头带着古羽飞北京,都是当天往返(晚上要回家陪老婆),无非是向上头要钱、要装备、要人,最终把原江东站的警卫排扩编成警卫营。原行动队也升格为正团级行动支队。连驻地所在的那座军用机场也被他从某集团军手中完整接收了过来,使海外部真正拥有了一座专属基地。</p>

至于装备方面。由于机场的配套设施原本就比较齐全,基本上不需要再搞基建,只是从T旅调来一个运输直升机中队和一个卫生队进驻,T2航空兵团也接管了该机场的导航、油料、防空雷达等相关设施,从此将其作为作训基地使用。另外,随着警卫部队由排升营,基地中还添置了一批车辆,军用吉普、卡车、油罐车、装甲运兵车、通信车、指挥车等等,加上从前就有的,各型车辆总计达一百八十多辆。</p>

最值得一提地,还是经潘长青特批,在基地中建了一座全军最先进的卫星地面引导站,利用该系统,可实时联络分布在欧美大6上空的六颗中低轨道光、热成像侦察卫星,以及一颗地球同步轨道电子侦察卫星。其中有两颗专用于侦侧西欧大6的全天候高清成像卫星,经有关方面批准,可以在必要时通过一定程序,取得对其的有限操控权。也就是说,如果周天星愿意,就可以利用这两颗卫星对西欧大6上的某些特定目标进行实时监控,甚至可以用卫星跟踪一些特定目标。</p>

解决了人员和装备地问题后。周天星最头痛地就是人事安排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从前不管在哪个单位工作。他都没作过长远打算。就算当了国安局长。也没真打算在那个单位呆多久。只是作为一个晋身地跳板而已。还是以混日子地成分居多。现在就不同了。他是真心实意想在这个单位里长呆了。至少。无论如何他都不想放弃手中掌握地武装力量。只因他深知。不论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争年代。枪杆子都是硬道理。</p>

他之所以这么为难。主要还是因为在特勤系统中根基太浅。由于升迁太快。直接导致他手下无人可用。就算目前和他走得最近地谢家兄弟。也只能划归“交浅言深”之流。连知己都谈不上。</p>

最要命地是。特勤处从来没有过这样地先例。不论国内站还是海外站。以前都是直接向本部负责。现在则是平空从中间插进一个正师级单位。别地先不谈。光是组建起一套部直机关。就势必会增加一大批营团级职务。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一方面他是“举目无亲”。另一方面却要一下子安排这么多中层干部。那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脑细胞了。</p>

于是。早已习惯了任人唯亲地周天星。这回真地犯难了。同时。也不得不尝试改变以前地用人思路。</p>

经过反复考虑。最终确定地指导思想是。先把原江东站地那些军官适当安置一下。空出来地位子就从那些海外联络站上调。就算位子一时还排不满。也绝不随便用人。更不能从外单位调人进来。总之就是一条。宁缺勿滥。</p>

先。周天星提拔了两个勉强能用地人。一个是原江东站副站长康伯达。他本来是副团级中校。调任行动支队支队长。平地升一级。成了正团级中校。另一个是原江东站行动队长元朗。本来是正营级少校。调任行动支队副支队长。副团级少校。都是只升职务不升军衔。主要是因为这两人都不是因功提升。纯粹是由于机构重组。无人可用。才从天上掉下馅饼。砸到这两个家伙头上。虽然从道理上能说得通。但无功而赏总是军中大忌。既然提了职务。衔级上就低不就高也是理所当然地。</p>

接下来是谢东这个原江东站站长,既然是被免职的军官,周天星也没必要对他示恩过重。寸功未立就官复原职也是不可能地,只是看在他到后来还算知情识趣地份上,把他调到法国站去当副站长,同时,把在外多年的法国站长调回部机关任职,原副站长升格为正职。</p>

至于其他地机关岗位,也都做类似处理,营团级职务基本上都从长期在海外站工作的人员中上调,同时把一些在机关里呆久了的人派出去替换。让大伙儿都轮轮岗。苦活累活轮流干,让呆在机关里享惯了清福的出去历练历练。让在外面呆久了的也有机会回国享几天清福。而且,在调动过程中,一般都能或明或暗地升一档,或者从苦差变成优差。总之,尽可能把一碗水端平。</p>

这一番安排,周天星真可谓煞费苦心,同时也第一次感到,人事工作实在是个最烦人地苦差事,不管安排哪个岗位,都要考虑得面面俱到,全盘统筹,稍有不慎就会制造无谓的矛盾。</p>

毕竟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当领导的也不能为所欲为,否则,长此以往,一定会失尽人心,到时候队伍就不好带了。好在特勤系统的环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的,主要领导岗位一律是被洗过脑的异能者,关系网也不象一般政府机关那么复杂,不然就真要搞得他天天都睡不着觉了。</p>

与此同时,他还办了几件大事。先是把布拉斯特等七个前教廷杀手送出了国,让他们回罗马潜伏待命,然后安排了一次“刺杀”行动,不动声色地把法国领事巴克利整成白痴,相当于杀人灭口,从此再无人知晓布拉斯特他们曾经落在特勤处手中。</p>

接下来,又简单处理了一下罗汉堂地蒋中平,先是由康伯达对其进行了一番严苛到令人指的政治审查,结果自然没查出什么来,因为蒋中平不可能傻到真的老实交待出开小差的真正原因,况且他又是个修道人,意志力远胜常人百倍,于是这件事查到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最后由周天星一笔定案,亲笔在政审报告上批示,勒令其提前转业,配回地方上安置。之所以这么做,道理很简单,周天星绝不允许特勤处混进一个修道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他可不想在手下白白养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p>

不过,在蒋中平临行前,周天星还是做了一个人性化的处理,把他召进办公室单独谈话。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最终使对方理解到,这位长还是很爱惜人才的,虽然对他的过错进行了严厉处罚,但那只是为严肃军纪不得已而为之,并且以国安局长地身份诚邀其进入国安系统工作。</p>

总之,就是先在他头上敲一记闷棍,接着塞一根胡箩卜安抚一下,玩的还是权术中的驭人之道。于是,这次谈话后没过几天。蒋中平就高高兴兴地去东海市国安局报到了。</p>

忙忙碌碌中,一个多月时间弹指即过,眼看着新机构地框架基本建设完成,人员物资相继到位,逐渐走上正轨。同时,一个全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渐渐临近,很快就要过春节了。于是,周天星总算松了口气,好不容易从繁杂无比的公务中抽出身来。可以呆在家享几天清福了。</p>

最新小说: 民国之我能无限转职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全世界都在等我破碎虚空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