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世纪帝国 > 第一百零八章 到劳工中去

第一百零八章 到劳工中去(2 / 2)

廖恩煦肃容说道:“青年团是我中华青年之先锋,自然要以国事为先。”</p>

“嗯。”郑宇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开口问道,“仲恺,除了国战,你们有没有想过其他的?”</p>

廖恩煦一愣:“其他?”</p>

“对。”郑宇起身踱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廖恩煦心领神会地也跟着来到郑宇身后。</p>

“仲恺,你看看,这个世界是很广阔的,日出日落,所有人每天都在过着自己的生活,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p>

廖恩煦默默地听着。</p>

“国战固然重要,可这不是一个国家的全部。”郑宇的话让廖恩煦心头一动,“国战走到这一步,国家的安全想必不用太担心了。作为普通人,自然也会开始考虑其他的一些东西。作为国家领导者,也自然不能只着眼在眼前这一亩三分地。”</p>

“也许国战还要打很久,但胜负已定,而这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就在于我们在胜利之后如何面对自己,面对这个世界。”郑宇平静地说道,“青年团是国家的未来,仲恺,你的目光,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眼前的急务。”</p>

廖恩煦收敛心神,诚心诚意地说道:“是,陛下。”</p>

“你们这些青年,既然要做青年的先锋,做国民中的先进分子,就不能眼睛走盯着上面。”郑宇的话让廖恩煦又是一愣,“你们在基层的宣传,我是很欣赏的。但我建议你们把工作做得再扎实一些,眼光看得更深刻一些。”,</p>

“这个国家真正的基础,还是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劳动者。”郑宇叹了口气,“可偏偏他们的命运,历朝历代以降却最是无人关心无人挂怀。说着民为本,可实际上统治者关心的只是让这些人吃到半饱,别起来闹事也就罢了。反倒是军队也好,衙门也好,酷吏差役,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防着这些草民起来造反。”</p>

“我们这个政府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压迫民众,而是服务于民众。”郑宇的话让廖恩煦也不由得身子微震,“爱国主义,一切为了国战,是,国家民族的大义,需要底层民众参与,甚至需要他们为国牺牲,保护我们的共同利益。可只是让他们去牺牲,去献身,这样的宣传鼓动,到底能持续多久呢?”</p>

“仲恺,国战的转折点已到,我们迫在眉睫的危险已经过去了。”郑宇转过头看着廖恩煦,认真地说道,“你们如果真的想把民众发动起来,进一步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支持国战,就不要只是下基层做宣传,讲口号。你们要明白,民众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你们要亲身体验民众的疾苦,知道民众每天的油盐酱醋,和他们心贴心,背靠背。”</p>

廖恩煦谨慎地问道:“陛下,您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与工会和农会合作,走访基层,收集民意,和他们加强沟通?”</p>

“对。”郑宇赞许地点了点头,“不过不仅仅是和工会与农会合作,你们的走访调查,沟通交流,不能只停留在工会农会这些社会组织的层面,不能是喝喝茶,开开座谈会,聊聊天了事。你们这些人,很多并不知民间疾苦。如果只是每天看着报纸,在街头发表下演讲,在学校搞搞文学社,你们以后进了政府,也只能是高高在上的老爷;进了工厂,也只能是对着报表发号施令的白面师爷;进了军队,也就只能是在士兵面前官大一级压死人。”</p>

“你们要到劳工中去,和他们同吃同住,促膝谈心,推心置腹。”郑宇平静地说道,“时间不用长,每次有个三天五天都可以,借助假期也好,形式要多种多样,要形成制度化。到工厂参与劳动也好,对劳工住宅区家访送慰问品也好,农忙季节去田间地头劳动几天也好,你们自己考虑好,拟出一个方案来。”</p>

廖恩煦认真地点了点头。</p>

“我就一个原则:你们也好,民众也好,文武官员也好,财阀也好,三教九流,都是平等的。身份的不同,只代表职责不同,并没有贵贱之分。上下级之间是规矩,但并不影响人格本身的平等。”郑宇看着他,表情严肃,“你们不要自诩国家民族的精英看不起民众。朕要的不是奴才,是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以公正和平等的态度做人做事的人才。如果连这些基本的原则都做不到,那也就没必要再留在青年团。”</p>

廖恩煦神色一凛,发自内心地一鞠躬:“是,陛下。”——</p>

廖恩煦从来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口头**者。</p>

在另一时空,这位“黄埔之母”主导了广东政府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改革,是平均地权的第一个实践者。为了筹措黄埔校费,他不惜屡次亲自求见掌握实权的桂系军阀,在烟床前边恳求在鸦片中飘飘欲仙的杨希闵签字。他就是这样一个敢于任事的实干家。</p>

得到了郑宇的命令之后,他马不停蹄地召开了青年团的执委会,两天时间不眠不休碰出了一个总体计划,报经批准之后马上开始实施,又通电各地青年团分团,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行动计划。</p>

很快,全国上下两百万青年团员已经行动起来。这些精心选拔的优秀青年,在严密的组织之下,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走访厂矿乡村。他们与工人同吃同住,畅谈人生,听取工人们的所思所想,收集他们的意见,写出调研纪要。他们在山村水乡给农民带去城里的小玩意,在乡村小学客串几天教师,和村民们一起啃窝窝头,吃红薯粥,捡拾干牛粪,跟农会的技术员一起搞秸秆还田教育,铡秸秆,怄鸡粪,烧猪食,松土地。,</p>

这些思想开阔,谈吐不凡,又没什么架子的青年很快就和工人农民打成了一片。</p>

对读书人的敬重在中国民众之中早已根深蒂固,这些淳朴的工人农民看到这些“有大学问的”读书人和自己同吃同住,一起下地劳作,感动之余,很多话也渐渐说了出来。</p>

民间的一些不适当的政策,地方政府出于媚上搞的很多过头活动,各种形式主义,为了应付上头检查搞的很多劳民伤财的工程,乃至某些基层干部的官老爷做派也都一一被记录在案报了上去。</p>

另一方面,青年们也亲身体会到了民间的很多实际情况,远远不像书本上那般单纯。</p>

很多农村保留的陈规陋习,乃至很多残忍的民俗,也让不少人触目惊心。</p>

比如在一些地方,他们发现对于“进门寡”,即新婚不到百日丈夫便死掉的女人,会实行一种“除晦”的刑罚,以惩治这些“克夫”,“**”的女人,用剃刀剃掉其**,又用烙铁烧红之后按在阴部,留下其丈夫的名字。</p>

在一些地方,对“**女”的惩罚更是惨无人道,把受罚旅人赤luo身体捆在门板上,用生猪血泡一团金丝线穿在针上,将其**一针一针地缝合起来。</p>

目睹原本和自己言笑不忌,很是淳朴的村民在这一刻简直变身成了地狱恶魔,很多青年都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受到了无比强烈的震撼。</p>

一些地方的贫穷落后也深深地震动了这些青年。贫苦的农村,下地干活往往都是赤身**,家里几个兄弟只有一条裤子,来了客人,一人见客几人躲起来只露着头好奇地看着。在一些地方,学生们不得不由当地警备部队派人保护下乡,否则甚至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抢婚”,“走婚”。在珞巴人的地方,还发生了学生被下毒的事情,原因是按照民俗习惯,“毒死别人可以获得他们的智慧和财富”。</p>

很多没有进入战时管制的厂矿,工人们以两班倒,每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住在猪圈一般的窝棚里,每天下工,累得东倒西歪,在工头处被水从头到脚浇一下,就去睡觉。很多煤矿工人身上带着没弄干净的煤灰就去睡觉,居住的地方简直让人作呕。</p>

这一切,让很多沉醉在“国战胜利”之中的青年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们没有想到,在报纸上鲜花似锦的宣传背后,还有这么多民众生活得如同猪狗一般。而这些淳朴的劳动者却并没有太多的愤怒,最多不过是希望每天能有淋浴,希望多几毛工钱,希望能成个家娶个婆娘。他们觉得世道其实比以前好多了,至少现在自己活得比以前向人,能吃饱,逢年过节厂里给酒肉,还能攒下些积蓄。听说国家在北边打胜了,将来是不是能像甲午年一样参加镇边军移个民?借点饥荒(债务)也值了。</p>

在这样的碰撞之中,这些未来国家建设的骨干们,逐渐多了些思考,也向上提交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调研资料。</p>

这一个“到劳工中去”的运动,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制度化的青年社会实践制度,更对未来国家的施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p>

最新小说: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 原神:自来也的提瓦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