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三国上将 > 第四十一章 治国之策(二)

第四十一章 治国之策(二)(1 / 2)

 “无双却是取笑为师,我自党锢之祸来,隐遁颍川十余年,以著述教学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汉语》、《新书》等,而学子亦是无数,然我最看重却是公达、志才与你等三人。看了又看小说网”

荀爽却是看着三人,眼中甚是自豪道:“今公达、志才二人任大将军府主簿,乃是大将军之亲信,凡有大事定招其二人商议。然在我眼中,你三人之才却是胜于他二人,大汉之未来却是当交与你等手中。”

“恩师如今贵为司空,我等身为弟子,自当佐于恩师。”郭嘉却是站起说道。

荀爽见几人皆是这个模样,却是知道几人脾性,微笑着道:“你等三人,奉孝最为滑头,然却也是最讨我欢心。文若自小便于我之身边长大,其之脾性我自是最清楚不过。只有无双,虽入我门下,却是早已身怀大才,论起此处,我却是没有教他什么。然其之才为师亦是佩服,有大略且性不燥,通晓武艺,乃是一军之帅的不二人选。”

“凤虽入荀师之门时日最短,亦无学习什么治国统军之道,然荀师却是教导凤做人之道,于凤观之,此方是一人之本。”

“也罢也罢,你等终归为我学生,见你等为师亦是想到年幼之时。”

荀爽的书房并不大,看起来却是不像一个司空位之人,整个书房内皆是一些竹简以及平时难以看见纸书。他却是拿起一份竹简递于荀彧。

“荀师?”荀彧却是深感不解。

“此简乃是今日各地传入宫中,言谈各地黄巾余乱之事,田地多有荒芜,加之天降大旱,税收极少,陛下却是看之心烦,嘱于我与三公共同商议解决。你等三人先且看看这份,对此事想一个对策,便作为出师之试吧!”荀爽却是闭眼养神,显然这份奏折已经让他头疼良久,如今三位大才的弟子到来,却是可以让其放松片刻。

潘凤、郭嘉、荀彧三人对视一眼,却是共同观看此卷。

只是此卷之内容,三人却是越看心里越是感觉凉意,虽知大汉江山已经千疮百口,却是万万没有想到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黄巾军之余众虽声势不如当年,但如今却是已经扰乱各地,青州黄巾更是已经达百万之数,兖、冀、徐、荆等州郡亦不在少数。而大旱所带之灾更是遍布各州,只有少数如同扬州徐州等靠近海河之州郡方幸免于难。

加之虽然旱情严重,黄巾余孽又乱,灵帝不仅无休养生息之年,反倒更加大敛财之手段,各地之税不减反增,使得百姓之负担更加之众,却是无法过活。

三人越看,眉头却是越皱,如此也怪不得荀师如此疲惫。

“皆已看过吧!可有何对策?”

三人心中对策自然是有。最简单的方法不过于朝廷开仓震粮于灾区,减免各地灾情严重地区之税,派强将领兵征讨黄巾,并且免去大部分黄巾部众之罪。

然而这可能么?先不说免去大部分黄巾部众之罪,光是开仓放粮都几乎能要了各地官员的命了,毕竟几年来天灾**不断,即便是官仓亦是无有多余之粮食,而大部分的余量却尽皆在各地大小士族商贾手中。他等不暗自抬高粮价便已是万幸,更何况还要放于民众?

想了片刻,荀彧却是先站出来道:“此奏中所言不过乃是三件事,一,天下大旱,二,黄巾余乱,三,天下受灾之难民无数。”

见荀爽点头,荀彧又言道:“其一,大旱非我等可解,然可奏于陛下,使其设祭求雨,以安天下万民之心。后令各地士族放其仓中之粮,以解燃眉之急。其二,令一大将镇守黄巾贼数众之地,再派一能吏一同镇之,可解一州之急,然此亦是治标之法。其三,待士族开仓后,难民自当减少,后再迁多数难民于无灾之地,划其土地,借予劳作之工具,滋养于其,使其以收后之物偿还。只是此三者皆是难度极大,且耗费财物数量亦是不在少数。”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