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山渐青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惊人之语

第二百五十二章 惊人之语(1 / 2)

 青松翠柏之上,不时有积雪被风吹落,飞散如雨,亭角的腊梅,娇颜盈动,风姿绰约,暗香若有若无的传送着。疯狂看获取更多章节</p>

太学的院亭边,随着许清的论述,周围聚过来的学子越来越多,很快便将近千人之数,甚至一些教授直讲,也大袖飘然,抚须而立。</p>

许清作为皇帝心腹之臣,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加上他和范仲淹等人正在推动着朝廷的新政,在这些太学师生看来,许清的话在很大程度上,自然代表着朝廷的政策取向。是以听得都比较上心。</p>

等许清论述完澶渊之盟,一位学生立时起身施礼,向许清询问道:夏宁侯,学生屈伟有礼了您出京巡察水利工程之时,朝廷推出了抑侥幸精贡举的新政,学生想请教夏宁侯,对这两样新政您事前是否得知对精贡举您又是持什么态度朝廷这项举措是否会长期执行下去</p>

这位叫屈伟的问话使得四周一片静寂,除了松枝上的落雪声,不复闻人语,上千双眼睛齐齐望着许清,等侍着他的回答。</p>

抑侥幸这些人大多都支持,即使有些官宦子弟想反对,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公然站出来。而精贡举一项,改重诗赋墨义为重策论则不然,他们之中支持的人数未必占优,毕竟他们以前的精力,都有钎对性的花在了诗赋墨义之上。现在朝廷政策一变,许多人自然不愿意接受。</p>

而这一项新政对他们来说关系又是最大的,即使是曾巩赵岗之些人,平时不好过于直白的询问许清,此时心中未必不想从他。中,得到一个比较详实的答案。</p>

许清细看了一眼那个屈伟,这家伙问的问题确实够尖锐,直指核心,很有做狗仔队的潜质,京华时报缺少这样的人啊。</p>

许清自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在此时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朝廷的态度,所以思了一下才慎重的回答道:首先,我要强调一下,我今天所说的话并不代表朝廷的政策走向,仅仅代表我个人看法而已。关于科举考试,由重诗赋墨义改为重时事策论,我个人自然是非常支持的。</p>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科举考试是朝廷用来选拔文官的一种途径,而不是文学天赋及经义阐述能力的考察制度。所以自唐以来,科举考试重诗赋墨义,这本身就是走入了一个误区。</p>

官是朝廷用来管理国家管理百姓的,那么仅靠诗赋及经义就能管理好国家管理好百姓吗</p>

答案是否定的。</p>

事实上,圣人学说他只是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态度,教我们如何守住本心,做一位正直的有君子之风的人,教我们治学要有穷究其理,不耻下问的精神;教我们做事要有周详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p>

总结起来,我个人认为,圣人学说是一种纲领性的学说,它就象一个人的筋骨,缺之不可,但光有筋骨还不够,还要有血肉来充实。打个比方,圣人学说没有具体教我们如何管理农桑如何调度钱粮如何判决刑狱,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文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p>

许清说到这里,一个六十来岁的太学教授抚须说道:夏宁侯之言论,老夫不敢苟同,圣人学说包罗万象,难穷其理,岂是区区一个筋骨足以形容,更何来不具血肉之说且为官之道,首重德行,守牧地方主责是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和睦乡里,凡此种种,圣人经义之中皆以道明,又何来圣人义理不足以治世之说</p>

这位老夫子一说完,许多太学生不由得随之点头认可,更多的学生则兴奋异常,对双方的辩论充满了期待。那灼灼的目光仿佛是在等待一场盛宴一般。</p>

许清也有些无奈,这位老夫子的话看似漏洞百出,但这些漏洞却大得让你伤不及他的本体,等你一不小心从这些漏洞钻进去,还有可能被他绕得晕头转向,连自己的立场都找不着。</p>

他起身一揖道:敢问先生尊讳</p>

那位老夫子倒也谦和地还礼,说道:老夫太学教授程瑜。</p>

方才程教授所言,守牧地方以教化为主,这一点晚生也不否认,但光是教化就足够了吗若是如此,朝廷只须在各地多设些儒学,教授百姓圣人经义即可,还要地方衙门官吏有何用</p>

最新小说: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