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上的事情与牧浩洋没有多少关系。</p>
虽然在高层会议上,易援朝否决了由黎平寇提出的战争计划,但是在总参谋部,黄峙博已经启动了由牧浩洋制订的战争计划。</p>
舆论只是在为战争造势,而战争早晚会爆发。</p>
牧浩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三军一兵的装备建造计划。</p>
第一阶段调整重点为已有与在建项目,即计划在二零三五年底前完成的项目,都得提前到二零三四年底,最迟不超过二零三五年第一季度末。第二阶段调整重点为中期项目,即计划在二零三七年底完成的项目,在二零三四年底之前得把进度提前一年。第三阶段调整重点为远期项目,即计划在二零三七年之后完成的项目,在二零三三年初,要么暂时下马要么推迟建造与开发进度。</p>
可以说,此举的目的性非常明确:集中力量打赢二零三五年的战争。</p>
第一阶段调整,主要涉及两艘航母四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八艘护卫舰与四艘攻击核潜艇,以及j30与j32项目,陆军主要为四个主力集团军,即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五十四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军的换装工作,陆战队则以整编现有作战力量,完善两栖进攻力量为主。</p>
在二零三二年的最后两个月里,牧浩洋的主要工作就是落实第一阶段调整方案。</p>
受黄峙博委托,在这两个月里,牧浩洋跑遍了大江南北,不但去了所有大型军工厂,还去了基层部队。</p>
作为配套工作,在加快装备建设的时候,还得留住骨干人员。</p>
为此,国防部在十一月底颁布了一份临时人事条例,即在二零三五年之前,所有志愿延长役期的军官与士官在延长服役期间,在现有的各项福利基础之上,总津贴将逐年递增百分之十五,基层士兵则递增百分之十二。半个月后,总参谋部正式向下设的各大军事院校发放了新的招生条例,把招募现役军人的比例由之前的百分之三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增加现役军人的入学比例。</p>
这两项举措,最大限度的挽留了役期将满的军人。</p>
要知道,基层官兵特别是基层军官与士官在退役时,年龄大都在二十八岁到三十六岁之间,而这正是军人的黄金时期。</p>
在此期间,黄峙博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p>
牧浩洋并不知情,黄峙博也不可能告诉他。</p>
在牧浩洋外出的时候,黄峙博特意找到腾耀辉,确定了牧浩洋在总参谋部的地位。按照他与腾耀辉私下达成的协议,牧浩洋将以陆战队司令的身份,长期留在总参谋部,负责策划与组织对日战争,并且在战争爆发后担任前线总指挥,腾耀辉在此期间必须赋予牧浩洋独立决断权。</p>
为此,黄峙博也做出承诺,将在退役后,积极支持腾耀辉。</p>
对腾耀辉来说,他无法拒绝黄峙博的提议。</p>
原因很简单:黄峙博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总参谋部基本上取代了国防部,甚至可以说国防部成了总参谋部的下属机构。可是在行政编制上,总参谋部应该隶属于国防部,听从国防部指挥。黄峙博退役后,总参谋部与国防部的关系肯定会发生变化,而腾耀辉没有足够的威信去压制国防部。</p>
说得直接一点,腾耀辉要想成为黄峙博那样的总参谋长,至少在前五年里,需要黄峙博的支持。</p>
没有黄峙博的支持,腾耀辉根本玩不转。</p>
所幸的是,黄峙博还很年轻,至少更当年的陆风烈比起来,还算得上年轻。</p>
到二零三五年,黄峙博才六十八岁,有足够的精力继续为军队服务。事实上,以他的大将身份,应该在六十六岁退休,而到二零三二年底,他还没到六十六岁,等于是提前一年退役。</p>
只要有黄峙博的支持,腾耀辉不但能玩转总参谋部,还能压制住国防部。</p>
对腾耀辉来说,在这个时候做出让步,还有一个原因,即他出任总参谋长的时候,也已经六十四岁了。虽然身为海军大将,腾耀辉最多可以服役到七十岁,因此能在六十九岁的时候迎来第二届任期。可是到二零四二年,在他离开总参谋部的时候,已经七十四岁了,没有可能继续留任,也不可能像黄峙博那样,在退役后为下一任总参谋长撑腰,成为军队的灵魂人物。</p>
事实上,黄峙博到那时也就七十四岁,只要健康没问题,就没有腾耀辉的事。</p>
显然,腾耀辉扮演的只是过渡角色。</p>
这时候,引出了关键问题,即在腾耀辉之后,由谁出任总参谋长。按理说,应该是当时的空军司令。只是在陆战队升级为独立兵种,而且陆战队司令也为大将之后,出现了新的变数。</p>
站在腾耀辉的立场上,肯定愿意支持一位来自海军的陆战队司令。</p>
也就是说,腾耀辉也是牧浩洋的支持者。</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