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165章 他们也会变蝗虫

第165章 他们也会变蝗虫(2 / 2)

能够得到袁绍的认可,袁谭感觉很骄傲,随即又想起今天挨的这顿打,觉得忒冤枉,于是,又学着刘汉少平时说话的样子,说道:“老头子,以后别总小瞧您儿子。儿子都是自己的种儿,能错的了吗?将来以后啊,有您享着儿子福的时候。”

这话应该是夸袁绍的才对,可是袁绍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关键是他现在还不到四十呢,硬生生被喊成老头子了。“老头子”像夸人的词吗?于是,袁绍也学着刘汉少的样子,抬脚就朝袁谭踹了过去……

…………

光熹元年,四月大旱,夏粮歉收。

刘大根和荀彧都说,天再这么旱下去,几乎可以断定还会再起蝗灾,要刘汉少早想办法。孔子曰:“大旱过后起大蝗,大灾过后有大疫。”但是这属于天灾,刘汉少能有什么办法呢?尽管已经让卫家全力去荆州购买粮食,但是路远难行,而且路上消耗甚巨,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

不行,现在不能计算得失,一旦真的发生蝗灾,秋粮绝收,必然会引起大乱,刚刚扭转过来的好局面也会一溃千里。于是,刘汉少一边命卫家继续加紧从荆州购粮,一边找曹操商议,看他能不能从老家谯县南下扬州,从那里再开辟一条购粮线路。另外,冀州还是比较富裕的,命文聘、刘岱尽快平定冀州局势,备粮防荒。

“文若、大根,今年是咱们屯田的第一年,一定要让百姓对朝廷有信心,觉得咱们靠得住。你们要带领百姓生产自救,多挖井,挖深井。哥回头给任峻说一下,让他带领各地军屯也参与挖深井修水利的工作中去,咱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刘大根从前可就是流民,被刘汉少收拢到北邙山里养活了下来,现在虽然是屯田指导员,可是一想到大旱大蝗给百姓带来的灭顶之灾,便心急如焚。如今听到刘汉少一番话,满心扑在百姓上,触动最大,不由得老泪纵横。

刘汉少不耐烦地安慰道:“你哭什么,还不到死人的时候!你赶紧把有鸡鸭的农户,手里富余的鸡鸭都收过来,分给那些没鸡鸭的。”

刘大根擦着眼泪,不解地问:“汉少,如今人都发愁缺粮了,哪还有多余的心思喂鸡鸭啊?再说,他们也买不起呀。”

那些流民安置的屯田户自然没有鸡鸭,刘汉少所说的鸡鸭富余户也是当年北邙山里的和嵩山里的少部分人。

刘汉少解释说:“小鸡小鸭是需要吃几天粮食,可是养大之后,就可以撒出去,由它们自己捉虫子吃,自己养活自己。一旦哪发现有蝗灾的苗头,把鸡鸭全撒过去,既能养活鸡鸭,又能减轻蝗灾。百姓买不起,哥来买,你只管收回来分给百姓就是了。”

荀彧说道:“陛下,这个法子虽好,只怕您有钱也买不来那么多的鸡鸭可以分给百姓。”

是啊,乱世之中,除了人多,什么东西都少,除了命贱,什么东西都贵。

刘汉少有些无奈地说:“不管怎么样,咱们都只能努力,不能放弃。文若,咱们原本制定的五年屯田计划,不如就改成四年吧。”

所谓五年屯田计划,是指那些凡是被安置了土地的流民,建屋、发粮、发农具、发种子,有的还发牛或大牲口。以有牛的屯田户为例,第一年产出,上交百分之四十;第二年上交百分之三十,逐年递减一成,等到第五年,可与国家正式签订永久租地契约,任何人不得私自买卖、侵吞、霸占。国家如需毁约征地,应当补偿屯田户双倍以上资金,另行安置。契约可由长子继承,不可分割继承,绝户则由国家收回。屯田户拿到租地契约之后,往后每年只需上交百分之五,其中百分之三为税粮,百分之二为地租,合称“公租粮”,除此之外,不得增加任何税赋。如果五年内不能安心务农或作奸犯科的屯田户,则拿不到租地契约,而没有分到牛或大牲口的屯田户,第一年则从百分之三十开始上交,实际等于四年之后便可拿到契约。

如今刘汉少说免一年,有牛的也从明年百分之三十开始上交,等于当初为了安置他们,发放的那些东西,一下子全都“打骨折”了。

荀彧犹豫着说:“陛下,如此一来,国家损失甚巨……”

刘汉少也心疼地想,什么国家损失,那都是哥的钱好不好?反正遇到灾害总是要受损的,如果把损失摊在百姓身上,他们只能家破人亡,之前的努力也就全白费了,只能哥来出这个血……不行,得捎上那些有钱人!

“别说了,文若。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不是因为有地,而是因为有人,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难而无动于衷。以前他们没地可种,现在发生灾害是有地也种不了,如果真的发生蝗灾,出现大量流民逃荒,那么他们也会变成蝗虫,走到一处,吃死一处,最后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把百姓留在土地上,使大家能够安心、齐心面对灾害,战胜灾害!”

荀彧连连点头,却只说得出一个字:“是,是……”

刘汉少信誓旦旦地说着连自己也没底气的话:“告诉百姓,就说是哥说的,咱们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灾害,共度难关!”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