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1 / 2)

 又到每本书写上架感言的时候,</p>

2002年的第一个感言来的略早了一些。</p>

27号中午上架,借着上架感言,解释几个书友大人们经常问的问题。</p>

首先医疗文里没有很明确的反派,即便是白色巨塔那种剧里强行立出来的反派,在我看来其实也各有自己的道理。</p>

一个没有手术机会的肿瘤患者能在医院接受心理治疗一直到死亡么?</p>

比如在协和,几个月的时间,这张床位已经周转过至少15-20个患者。本来,他们能得到全国顶级专家的治疗,延长生命甚至痊愈。结果呢?</p>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其实没有正确答案,挠头,有时候真心搞不懂RB人的思维,感觉那段剧情很尬。</p>

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等英特纳雄耐尔实现,现实中,我想不到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答案。</p>

回到书中,说过很多次,一直给主角穿小鞋、毁前程的反派其实也就是能力不够。很多案例我反思了一下,真心不是他故意错误治疗,就是水平不行、能力不够。</p>

在我看来医疗文的矛盾只有一个——疾病。</p>

对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治疗方案构成了医疗中矛盾的来源。</p>

当然,不要脸、不是人的医生也有,就和各个行业里都有败类一样,没什么不可思议的,但那是极少数——就像是王志泉。</p>

解决一个又一个反派,走升级流倒也不是不行,典型的打完一个人后面还有师父、师门、潜心修炼万年的师祖的套路,一路升级上去。</p>

但我还是坚持认为一个又一个的疾病才是反派。</p>

其次,开篇说没有分卷,但具体内容其实有几个明确的线条可以捋一下。</p>

第一卷是人事之争,40万字左右结束。</p>

第二卷是技术之争,主要是指胸腔镜技术和从前大开胸技术之间的竞争。</p>

在这里顺便简单展开一下。</p>

技术之争,是我亲眼目睹的。</p>

书里面很多评论都是年轻时候我和同事之间的评论,从最开始胸腔镜技术根本没用再到后来觉得有点用,一直到现在……</p>

我亲眼目睹了N枪法、两枪法、一枪法;目睹了胸腔镜+小切口、三孔技术、双孔技术、单孔技术的出现、成长。</p>

话说2010年以后来到临床的胸科医生应该都不会开大刀了,一水的腔镜,用的那叫一个熟。</p>

技术之争还包括很多细节,举个例子——同样是腔镜手术,肺小结节到底是楔切还是直接切肺叶做淋巴结清扫。</p>

针对肺小结节,很多医院的技术理念落后到现在还是腔镜切肺叶做淋巴结清扫(这句话是帝都某位大牛级别的教授说的)。</p>

回到2002,主角必然面对类似的竞争,无论是从人事还是从技术理念。</p>

每一个屠龙少年到最后都会变成恶龙,或许昨天积极推动胸腔镜技术的少年满意自己的治疗方式,不再接受达芬奇机器人以及日后的新技术也说不定。</p>

最新小说: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诱吻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