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也就是大朝会,李世民贞观时期的前期,几乎是天天上朝,但是李世民从高句丽回来之后,这个上朝的时间就开始有些变得没有那么勤快了,在长孙无忌的上表下,上朝的时间变成了三天一次,后来是五天一次,甚至是七天一天。
唐朝只要是在长安的五品大臣就都需要上朝,不过,在唐朝你上朝有一个规矩,就是基本上都是骑马,很少有人坐轿子,马车也是很少的。
有人说,自古以来不都是武官骑马,文官坐轿吗?
确实是这样,但是唐朝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如果坐人力抬杠的交通工具出门,路上遇到同僚朋友,人家八成会以为是您身体不舒服。
如果是一个正常人,乘坐轿子出门的话,一定会引起别人的嘲笑。因此作为一个年龄适中、身体健康良好的唐朝人,“骑马出行”才是您的日常选择。
这主要是因为南北朝以前,养马、骑马的传统并不盛行,骑马也算不上什么上流社会所推崇的活动,当时的贵族出行还是以坐车为主。
南北朝之后,民族融合加强,进入了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少数民族彪悍的民风传入了中原,同时传入的也有马匹的种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杂交改良的马匹。
到了唐朝,从西北地区引入的身材高大、脖颈纤细、四肢修长的“突厥马”尤为被贵族所青睐,成为了中上层阶级日常出行的首选。
后随着马镫的发明,使“骑马”这一活动方式的舒适性和效率都大大提高,到了唐朝后,骑马的风气便盛行了起来。
唐朝人骑马的风气盛行到了什么程度呢?
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例,人生的第一大嗜好就是收集各种宝马。在他的各种收藏品中,突厥马占了很大的比重,著名的“昭陵六骏”中,就有四匹是突厥马。在他的带动下,养马自然成为了唐朝人的爱好,因此也就带动了唐朝人骑马风气的盛行。
当然了,马车也是身份的象征,不过,在唐朝,想要弄到一匹马并非难事。
唐朝建立之初,全国的马匹数量仅有五千匹左右,后来打下了陇右,建立了官营的大牧场之后,经过四十几年的发展,马匹的数量一度达到七十万匹。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使得唐朝马匹的价格普遍较低,基本上用一匹绢就能换一匹普通的马。
如果您是在唐朝做官,找找熟人拉拉关系,弄几匹不错的官马用来骑着上朝还是不太困难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唐朝官员普遍骑马上朝的原因。一是统治者的提倡,二是马匹的价格比较低,所以才使得骑马上朝成了唐朝官员主流。
李恪,李愔早早的骑着马来到宫中,随后跟随着百官进入了太极殿,本来大臣们按部就班的将各自要汇报的都汇报了一边,跟着就准备离开,各自去当值的。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百官们准备结束的时候。
忽然,李恪微微向前一步对着李世民喊道:“父皇,儿臣有十万火急之事上表。”
“哦?”一句十万火急让本来已经准备散朝的李世民稍微的顿了一下道:“恪儿,说说吧,到底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要上表?”
“多谢父皇儿臣要说的十万火急的事情,就是有一位皇子准备造反。”
李恪此话一出,全殿的百官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因为这可是皇子造反呀,这要是坐实的话,那么就是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