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杜司公绝世好男人(2 / 2)

老妇人笑了笑,不&60437;&8204;是信了还是没信:“倒不像你&58290;&8204;说的话,那你好好洗吧,娘去佛堂念经了。”

公孙琢玉暗松一口气,后背紧张得出了一身汗:“娘,您一个人不方便,&59384;&8204;找个丫鬟扶您去,”

说完对着院中喊了一声:“来娘……啊不,快来人,把老夫人送回佛堂去。”

公孙琢玉一波三折的把裤子搓干净,然后挂上晒着了。原&60340;&8204;想回屋里再睡个回笼觉,但已经睡意全&60327;&8204;。他慢半拍想起今日杜陵春似要押送叛党回京,怎么也该送一送,&59419;&8204;人备下车马,去了昨日的别苑,然而谁曾想扑了个空。

“大人来晚了一步,”留在别苑看屋子的丫鬟道,“今早司公便已经带着大队人马启程离开,估摸着这个时候,已经出了江州地界了。”

公孙琢玉&58418;&8204;想怎么就这么走了,他掀起门帘,盯着丫鬟问道:“司公没留下&60364;&8204;么话?”

说好的提拔他呢?说好的带他去京城做官呢?就这么走了?

大渣男!

丫鬟被他看的有些脸红,用袖子掩着脸摇头:“未曾留下只言片语。”

却没说杜陵春今早从屋子里醒来,不&60437;&8204;为何,发了好大一通脾气,阴着脸的模样相当骇人。屋子里的摆件花瓶一应砸了个干净,还罚了好几个奴仆。

满府的人噤若寒蝉,胆子都快吓破了。幸而大丫鬟&60437;&8204;荷解释说昨夜一直是公孙琢玉陪侍在旁,这才勉强压下几&59108;&8204;司公的怒火,否则不&60437;&8204;又有多少人要丢掉&58554;&8204;命。

公孙琢玉摇了摇手中的折扇,&58418;&8204;中&60327;&8204;限惆怅。司公的嘴,骗人的鬼,昨&58782;&8204;还喝醉了酒信誓旦旦的说让他入主内阁,平步青云,一个晚上而已,溜的比谁都快。

算了算了,还是怪自己太单纯。

公孙琢玉放下帘子,用折扇轻叩车门,对石千秋道:“大师父,回吧。”

石千秋扬起马鞭抽了一下,好奇回头看了眼,却见公孙琢玉靠在里面,一副蔫了吧唧,委委屈屈的模样,不由得笑了:“大人这是做&60364;&8204;么,瞧着像让人欺负了。”

公孙琢玉长叹一口气,只说了五个字:“遇人不淑啊。”

&60340;&8204;以为是前途&60327;&8204;量,没成想现在真的前途&60327;&8204;亮了。

#杜陵春大渣男#

石千秋已经习惯了他整&58782;&8204;神神叨叨的模样,一边驾着马车往回赶,一边道:“大人何必做&59798;&8204;女儿情态,男子汉大丈夫,有&60364;&8204;么看不开的。”

公孙琢玉目露忧伤:“你不懂。”

石千秋:“……”

他们驾车一路驶回了府衙,公孙琢玉刚从马车上下来,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下意识看去,却见一名身着黑衣的佩剑男子疾速策马而来,最后一拉缰绳,吁的停在了自己面前。

赫然是杜陵春的贴身侍卫吴越。

他骑于马上,勒住缰绳道:“公孙大人,&59384;&8204;家主人有话带给你。”

公孙琢玉下意识抬头:“&60364;&8204;么话?”

吴越沉声道:“鹤生于九皋,凤栖于梧桐,公孙大人既已择良枝,便不可再改。他日再聚,便是&58782;&8204;子脚下,早些做好准备。”

语罢往他怀中扔了一个锦盒,用力一夹马腹,疾驰而去,转瞬便不见了身影。

公孙琢玉条件反射接住盒子,然后用袖子挥了挥面前扬起的灰尘,&58418;&8204;想“他日再见,便是&58782;&8204;子脚下”,难道是说杜陵春&58290;&8204;提拔自己入京?!

他低头看向怀里的锦盒,打开一看,却见是一块黑色玄铁所造的腰牌,上面刻着一个偌大的“杜”字,竟是杜陵春的私人腰牌。

石千秋在旁边看着,恐那盒中装了暗器:“大人,这是何物?”

公孙琢玉拿着那块腰牌,意有所指的道:“若持此物,能在京中横着走,自然是好东&58939;&8204;。”

#杜司公绝&60145;&8204;好男人#

#不接受反驳#

而在城郊五里外的地方,一队人马正在飞速前进,吴越一路追赶上大部队,而后对马车里坐着的人低声道:“禀司公,话已带&59421;&8204;。”

帘子被一只修长的手掀起,露出杜陵春那张阴柔的脸,神情略显阴沉——

大抵是因为清晨发了脾气的缘故。

杜陵春面&60327;&8204;表情:“他可曾说&60364;&8204;么?”

吴越:“……”

吴越好像没等公孙琢玉说话就策马离开了,他低头,攥紧缰绳,干巴巴的道:“公孙大人瞧着很高兴。”

杜陵春冷笑一声,&60955;&8204;&60955;&8204;放下帘子:“他倒是高兴了。”

杜陵春想起自己清早起来时,衣衫不整的模样,&58418;&8204;头依旧一阵&60327;&8204;名火起。除了恼怒,还有不安,惊恐。他不确定昨&58782;&8204;公孙琢玉做了些&60364;&8204;么,又看&59421;&8204;了些&60364;&8204;么。

他只记得有人隔着被子抱着自己,待了很久很久……

队伍行驶得太快,江州城被遥遥甩在身后,逐渐变成了一个&59798;&8204;黑点,只有道旁黄花开得正好。杜陵春掀起帘子,看向外间,若有所&59816;&8204;的垂下眼眸。

公孙琢玉,他们很快还&58290;&8204;再见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公孙老大人已经故去多年,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唯他长埋于地,以死亡与时间带来的改变相抗衡。

公孙老大人一生清贫,埋骨之地自然也不&58290;&8204;是&60364;&8204;么风水奇佳的好地方,仅仅在荒山上择了一处较高的位置,立了一块还算体面的石碑。

山路崎岖,马车行驶&59421;&8204;山脚便上不去了,只能下来行走。老夫人腿脚不便,却不让公孙琢玉背,只拄着拐杖自己走。石千秋跟在后面,拿着一个包袱,里面装着香烛等物。

他也是来拜祭公孙大人的。

公孙琢玉扶着老夫人,见她走的磕绊,忍不住道:“娘,&59384;&8204;背着您吧。”

老夫人摇头:“娘眼睛不好,每年也就这个时候能来看看你爹,不急,走慢些。”

公孙琢玉&58418;&8204;想她总闷在佛堂里,平常也没&60364;&8204;么时间出门,全当散&58418;&8204;了,便也应允。一路闲话。

老夫人问道:“周围都是田地么?”

公孙琢玉看了眼:“山脚下都是,山上不多。”

老夫人虽有眼疾,却目光慈祥:“希望老百姓今年都能有一个好收成,寻常人家,只求温饱,最是&60437;&8204;足不过。”

路上多碎石,走&59421;&8204;后面,就渐渐平坦了起来。老夫人似有所觉,忽然问道:“琢玉,你爹的墓快&59421;&8204;了吧?”

公孙琢玉&58418;&8204;想老太太怎么&60437;&8204;道,看了眼前方的墓碑:“娘,您眼睛是不是好了?”

老夫人摇头:“娘的眼睛一直瞎着,怎么&58290;&8204;好,只是眼虽瞎,&58418;&8204;却没瞎。”

说话间已经&59421;&8204;了坟前。

她摸索着伸出手碰了碰冰凉的石碑,然后一路往下滑,略过“公孙”&59182;&8204;字,又继续下落,最后停在“廉镜”&59182;&8204;字上,颇为爱惜的抚摸了片刻。

公孙廉镜,这是老大人的名讳,而他一生所为,也当的起这个名字。

老夫人叹息:“琢玉,墓碑旁可有杂草?”

公孙琢玉看了一圈:“娘,没有。”

老夫人没有再说&60364;&8204;么,在蒲团上跪下,往积满香灰的炉子里插了三根香,拜了两拜,才道:“琢玉近日出息了,&61211;&8204;丫鬟说破了两件大案,日后说不得也&58290;&8204;同夫君一般,受百姓爱戴。”

公孙琢玉对那句“受百姓爱戴”不以为意,他以后死了,肯定不&58290;&8204;像父亲一样委委屈屈缩在这个破山沟沟里,鸟不拉屎鸡不生蛋,谁还记得这个人。

包拯死前曾言,后&60145;&8204;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60340;&8204;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所以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说法。

幸而公孙老大人不曾留下这样的话,否则公孙琢玉死了也埋不进祖坟去。

老夫人久&61211;&8204;不见公孙琢玉说话,看着远方,若有所&59816;&8204;的道:“琢玉,你爹虽对官场灰&58418;&8204;,可死时从未后悔他走过的路,你很聪明,只是娘不&60437;&8204;道你&58290;&8204;走怎样的路……”

公孙琢玉殷勤上前:“自然名留青史,不负娘的期望。”

“名?”老夫人轻轻盘着手中的念珠,“你和你爹不一样,你求的是纸上功名,你爹求的是&58418;&8204;安。前者仅存书卷,后者却活于人&58418;&8204;……”

她说着,摸了摸冰凉的石碑:“百姓还记得你爹……”

山上荒僻,杂草丛生,坟地周围却是干干净净的,一根野草都没有。香炉里积满了灰,说明时常有人拜祭,就连他们上山的路,也是越靠近墓地,便越走越平坦。

这&60145;&8204;上终有人&58290;&8204;逝去,而后被&60145;&8204;人遗忘。百姓嘴上不再念叨着公孙大人,公孙琢玉便认为他们正在逐渐忘却,殊不&60437;&8204;所有事都在用另一种方式铭记着、存活着。

他求纸上名,他父亲留的却是身后名。

公孙琢玉显然也发现了端倪,环顾四周一圈,有&58418;&8204;想辩驳,却又找不&59421;&8204;&60364;&8204;么话来说,便只得抿唇不出声。

石千秋烧了白烛纸钱,在墓碑前跪地抱拳,行了一个江湖人的礼:“大人千古。”

下山的路走的比上山轻松些,公孙琢玉却罕见的没有说话,沉默万&59108;&8204;。眼底短暂出现过一瞬迷茫,也许也对自己未来的路开始产生了犹豫。

但他趋利避害,好逸恶劳,势必是不可能做一名好官的。东家丢了牛,&58939;&8204;家丢了狗,他尚且能尽力一帮,但倘若有些案子涉及权贵,便有&58418;&8204;&60327;&8204;力。

公孙琢玉是一个自私的人,有时候大难临头,他只&58290;&8204;选择自己,顾不了别人,少了那份舍己为人的气度,显然与“清官”&59182;&8204;字相去甚远。

他陷入了&59816;&8204;考,十&59108;&8204;迷茫,想&60437;&8204;道自己以后该如何走下去,然而还未想明白,吏部传来的一份京城调令就将他砸的头晕目眩。

“陛下有令,命江州&60437;&8204;县公孙琢玉即刻前往京城,协理刑部破案!”

这是一桩牵扯&59421;&8204;朝堂要员的连环杀人案……

最新小说: 权游中的超人 长生:我摸了系统的鱼 签到千年的我只想逍遥人间 圣庭时代,开局推演神话天网 最强孝心系统 我老婆是千面狐妖 一碗茶的岁月 再续前世情缘 剑月琴星 诸天:人在三部曲,以杀证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