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天下首富 > 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备战

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备战(2 / 2)

等于说,这一场战争的总军费将相当于整个中国包含海外省的一年总GDP,相当于政府的六年财政总收入。</p>

中国不能输啊。</p>

花再多的钱也值得,这不是为了这一场战争,而是为了维护过去五十年的所有收获和成果。</p>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特别是和李开邺、以及国家军事委员会的几位常委都逐一会谈后,胡楚元才正式出席参加199年月15日的国家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也就是在这一次的会议上,通过胡楚元提议,李开邺总统和胡维中总理先赞同的方式,最终在委员会内部通过了一个新的决议,将中央政府在国内持有的价值58亿中圆的商业土地逐步销售一空。</p>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缓解军费的巨额支出,二是逐步解决政府参与土地投资的问题,从一个大政府向小政府的过渡迈出第一步。</p>

这个决定是秘密的,所有的土地转让也将委托给阜康银行,由阜康银行全权代理出售。</p>

通过和商业银行系统的合作,国家军事委员会首先募集到58亿中圆的资产,开始全面进行最后的战争动员准备。</p>

德国人已经不会再等太久了,他们急于想要成立新的德意志帝国。</p>

对胡楚元来说,他虽然复出了,却没有过多的干预国家军事委员会和李开邺总统的工作,他信任李开邺,他也知道李开邺可以引导中国战胜最后的困难,而他的工作只是尽自己最后的绵薄之力,去做李开邺可能疏忽或者没有预想到的一些事。</p>

国内的经济工作和政府工作是总理胡维中在主持,胡楚元也很信任,他不需要多加过问。</p>

在所有的事件中,胡楚元最大的一笔拨款给08工程院的鄂托克旗核物理工程研究所,总额为1亿中圆,分期四年支出,首期先支出一半,用于在最快时间增加分离设备,增加铀5的提取量。</p>

这一时期,中国陆军总兵员已经达到了17万人,在原有114个师的基础上新增个师,但还是没有进入总动员和最后的大扩张.</p>

国民警卫军做为一个重要的二线力量,总数也扩张到115万人,内部设有单独的直接归属国家军事委员会调度的中央国民警卫军14个师,总计7万人。</p>

空军在原有个师的基础上增加到45个师,现役飞机总数为570架,总兵力达到9万人。中国的空军编制为一个师下设三个大队,每个大队通常设有4-6个中队,每个中队15架战机。</p>

海军在总兵力上也有较大的扩张,这里面的主要因素是来自于海军陆战师,国内的海军陆战师长期保持在个师的编制,目前则临时增设6个新师,达到8个海军陆战师,战争初期可以迅速扩张到155万人左右。</p>

中国军事力量的大规模扩张让整个大西洋同盟都感到无比的紧张,虽然双方已经是一直在扩充兵力,可在199年,中国的这一次扩张还是让各国都感到了沉重的压力。</p>

已经和中国在太平洋问题上长期争霸了十多年后,美军的反应是最为迅速的,随之是俄国和英法。</p>

对胡楚元来说,他应该为自己在一战结束后的决定而欣慰,他保留了一个完整的德国,一个并没有受到太多损伤的德国,这是他在欧洲战场最强大的盟友。</p>

光靠德国,亚欧同盟就能牵制住整个英法,波兰、乌克兰、哈萨克斯坦要做的工作就是牵制住俄国,不让英法和俄国夹击德国,南斯拉夫联盟的任务则是牵制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国则必然要和美国在太平洋决一死战。</p>

从世界整体局势来看,大西洋联盟和亚欧同盟确实处于一种很难说清楚的平衡均势中,特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俄国的存在使得大西洋联盟在整体资源上处于一定的优势。</p>

在工业国的制造能力上,中德奥三国和美英法俄四国大致相当,二流盟友的平均实力也大致相当,所以说,在最快时间消灭掉一两个最容易击溃,也颇为关键的对手是非常重要的。</p>

德国依然将比利时做为最重要的冲击口,中国国家军事委员会则没有选择老对手俄国,而是新的目标&mdash;&mdash;澳大利亚。</p>

这是一个让人很意外的决定。</p>

这也是中国提前扩充军力的原因,想要靠军事优势迅速击溃俄国太冒险了,气候和补给是两个非常痛苦的问题,想要击败印度的问题是一样的。</p>

击败澳大利亚的问题则只有一个&mdash;&mdash;补给。</p>

问题在于,英美法等国在这个问题上所面对的困难比中国更多。</p>

这也是胡楚元决定大规模扩大海军优势的主要原因,打日本很麻烦,非常之麻烦,他不想过早陷入进攻日本本土的泥潭中,他更乐意直接拿下澳大利亚,充分运用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同时吸引美国在太平洋进行海军大决战。</p>

当然,在实施这样的攻击计划的同时,对俄国也一定给予非常强大的压迫力,迫使俄国无力攻击德国、波兰,给德国足够的时间占领欧洲大陆。</p>

为此,国家军事委员会将主力陆军分成四个部分,一个是围绕着新西伯利亚和哈萨克驻扎的北线集团军,另一个是驻扎在中亚的西线集团军,第三个是驻扎在云南地区的西南集团军,第四个部分是驻扎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地区的南线集团军,提前扩张海军陆战师的目的就是要用海军陆战师配合南线集团军,以及南洋联军,同时进入澳大利亚作战。</p>

在澳大利亚内部,中央机密局也在组织华工部队,秘密向澳大利亚华人地下武装运送军火装备。</p>

四个方面的集团军总指挥官都已经按部就班的选择好了,杨震麟担任北线集团军总指挥,陈铭枢、蒋光鼐担任副总指挥,李济深担任西线集团军总指挥,马季疆和黄玉昆担任副总指挥,张孝准担任西南集团军总指挥,白崇禧担任副指挥,蔡廷锴担任南线集团军总指挥,顾祝同担任副指挥,关麟征担任东北集团军总指挥,冯玉祥担任副指挥。</p>

这些人的班底搭配基本在190年之前就经过了多次考虑,也充分尊重个人的选择和意愿,从190年之后,他们基本就开始投入到整个作战计划的筹备中,多次秘密赴可能开战的地区考察实际情况。</p>

唯一的变动是北线集团军总指挥,因为胡楚元当时和李开邺预定的北线集团军总指挥是蔡锷,这是最佳的人选,只是蔡锷后期升到了国家军事委员会的副委员长,兼任副总统一职,这就不能再去担任北线集团军的总指挥。</p>

除了太平洋战区和非洲战区,真正主战区的总指挥还是以陆军为主体,这也说明中国依然是以陆军为主。</p>

中国和德国终究都是世界上最强横的陆军之国,虽然两国在海军和空军的投入也都不低,总体而言,陆军依然占据最为庞大的投入比例。</p>

吃过了远东战争中早期准备不足的亏后,这一次,中国在后勤装备的储备上是非常充分的,到197年4月,军队已经全面换装从M0式自动步枪,并以M0式步枪做为基础原型研发了多个衍生型号,总储备量高达七百万支,战时扩大产能的情况下,每年可另外生产三百万支。</p>

除此之外,军方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性能可靠BM15式半自动步枪,用于列装国民警卫部队,并大量授权亚欧同盟的其他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自行生产。</p>

</p>

德国此时已经转移了M0式自动步枪,并在此基础上另外研发了MG0型自动步枪,用于德意志帝国陆军装备。</p>

CM系列做为新型的通用机枪,CM8-11mm系列是主力的重型机枪,这两款机枪几乎都是中德联合研制生产,统一两国陆军装备,也做为亚欧同盟的通用常规步兵武器列装。</p>

中国陆军在198年完成了新一代的坦克全面换装,整体列装T-5式中型坦克、T-0式轻型坦克、TZB-10系列步兵多功能装甲车的换装,并从196年开始秘密的大规模生产新一代T-5式主战坦克。</p>

中国是坦克之祖,最早从事坦克和装甲车研制的国家实际上是英国,中国相比英国晚了几年,但中国在这个方面的投入和贯彻一直是非常强势的。</p>

坦克和装甲车机动作战的整体战术理论都是在中国完成的,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在跟随中国的战术,可不管怎么说,中国在这方面的优势依然是明显的,不管是整体战术的执行能力,装备的生产和研究能力,整体的配套和维护能力,中国陆军在国际世界都牢牢占据着第一的水平。</p>

为了拉开双方在新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差距,中国从190年开始全面启动08工程院后,坦克的技术研究一直都保持在最重要的行列。</p>

从190年开始,中国08工程院就试图制造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坦克,这种坦克将会做为真正的主力坦克,成为整个机械化作战的核心力量。</p>

按照要求,这种坦克必须在机动性能、防御能力、火力、航程和越野性能上都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平衡,形成绝对数量上的优势,简化整个后勤维护的压力,实现大规模机动作战。</p>

诞生于195年的T-5坦克就是这种新型坦克计划的先行者,由于受制于一些新技术运用的不成熟性,特别是新型柴油发动机的问题,以及造价的问题,T-5坦克并没有真正完成实现这个目标,净重.7吨的T-5坦克在防御性能、火力两个方面都稍微打了一个折扣。</p>

直到190年,随着新型的T-0轻中型坦克的出现,一些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194年,T-5主战坦克最终在各个技术环节都达到了08工程院的要求。</p>

T-5主战坦克按照目前的标准计算仍然只能算是中型坦克,车身自重为.5吨,采用750马力的CFV750柴油发动机,主火炮口径为95mm毫米新式滑膛炮,采用了斜面装甲、整体铸造装甲和复合模块式装甲等独特的防护技术,相比传统坦克,它的车身被压缩的较低,特别是将炮塔通过整体铸造的方式改成扁平式结构,传动机构和悬挂系统相比T-5系列都有着较大的改进。</p>

T-0系列多用途轻中型坦克则是T-5主战坦克的配套工程,相比T-5系列,T-0系列坦克的基础车重为18.4吨,已经很难算是普通的轻型坦克,所以被称之为轻中型坦克,实际上也被划分为一种成本较低的新型主力坦克。</p>

T-0系列坦克的特点是多用途,以原型号为基础,衍生出多种榴弹炮车,既可以在对手缺乏重火力的情况下担当主力坦克前进,也能在二线战场担任侦查、通信、指挥、巡逻等多种任务,因为它的机动性能和越野性能很强,还可以将炮塔部分拆除,单独做为运兵车来使用。</p>

随着战争的发展,T-5系列将会逐步运用于二线战场,T-5和T-0两个系列的坦克群将会逐渐大面积列装,后续的T-5Ⅱ和T-0Ⅱ系列计划也在加紧研制的过程中。</p>

和整个世界的主流趋势不同,中国国家军事委员会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后,不相信价格过于高昂的重型坦克会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英法美俄德都在紧急研制重型坦克的情况下,中国只是和德国合作研制喷PZVI-TigerⅠ坦克,车身净重45吨。</p>

在轻型坦克,特别是在5吨-8吨级别的轻型坦克研制潮流上,中国也没有跟进,而是继续维持原有的TZB系列多用途步兵装甲车的研制,目前现役数量最多的是TZB-7系列,新服役的则是TZB-系列,后续计划则是TZB-7和TZB-9。</p>

除此之外,陆军空降师还装备了一种新的TZB-05型步兵战车,它的特点是非常轻,自重只有4.4吨,专门用于空降使用,为了配合这种特殊装甲车和战术,国家军事委员会也从190年开始就着手研制新型的大型运输机,基础要求是至少能同时运输两辆TZB-05型步兵战车。</p>

做为坦克的主要克星,火箭筒和武装直升机的列装工作已经初步完成,特别是陆军航空兵部队的筹备完善,以及相关具体战术的研究和磨合工作都已有了明显的成效,现在主要的目标是要在决定性战役中对敌军造成一次性的关键伤害。</p>

和英法等国不同,中国陆军在新装备的种类上并不多,一旦研制成功则大量列装,并力图形成数量上的绝对优势,相比英法美俄四国多达二十种的新型坦克,中国陆军新推出的坦克实际上就是T-0/5两个系列,多功能步兵装甲车也只有TZB-7/两个系列。</p>

这是不同的军事政策。</p>

中国陆军的策略一贯是非常简单&mdash;&mdash;根据武器制定不同的战术,注重质和量的决战,简化后勤补给,追求大规模部队的速度优势。</p>

简而言之,兵贵神速。</p>

充分吸取这些年的经验,在还没有正式开战之前,雅宾斯克、科斯塔奈、沈阳、鄂木斯克、撒马尔罕、阿拉木图、塞萨洛尼基、巨港、斯科普里就已经大规模的囤积军事物资。</p>

实际上,这些工作从190年就开始了,逐年建设战略物资的储备中心,围绕这些城市建立大规模的军事基地和驻扎区,不断的增加建设和储备规模。</p>

在塞萨洛尼基,海陆空三军的物资储备都很惊人,西线集团军的总司令部就在那里,海军第五舰队也驻扎于此。</p>

在塞萨洛尼基的南面是岛屿众多的爱琴海,北面、西面环绕着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及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多个盟国,东面是奥斯曼帝国。</p>

这里就是西线集团军驻守中心,驻扎在巴尔干地区多达六十多万人的陆军部队可以随时支援整个南斯拉夫地区性同盟,并对意大利进行牵制,防止意大利进攻德国。</p>

话是这么说,如果意大利继续无能一点,直接和南斯拉夫部队一起攻入意大利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胡楚元给德国方面的建议也是优先要考虑解决掉意大利,便于西线集团军进入西欧战场和德军联合攻击。</p>

如果是这样的话,西线集团军占据意大利和德军联手攻击法国,法国想要撑住多久是很困难的,目前的一个关键难点是美军不可能不参战,随时会大规模的援助法国。</p>

中美在太平洋战场的争霸战...最终也不可能的避免。</p>

二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它拼的不仅仅是经济、人口、科技、生产能力和国家实力,更多的还是资源。</p>

只要有巴尔干地区和中亚地区给德国做为资源支撑,再加上波兰、乌克兰,这场战争的天平至少在欧洲地区已经向着德国偏移了一点点。</p>

或者,因为西葡意三国向着大西洋联盟的倾倒,这个天平又被拨回去一些。</p>

现在的二战其实是很容易理解,基本可以看成是中德两个大国想要击溃由美英法意等国组成的传统强国封锁线,其他如俄国、波兰、巴尔干地区、中亚地区、西葡比等国都是被这个矛盾所牵扯进来的,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p>

或许,真正的好消息是俄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 原神:自来也的提瓦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