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 第三十九章 皇帝驾崩

第三十九章 皇帝驾崩(2 / 2)

“我自然明白爷爷你的意思了,迁都北京确实便于打击蒙古外族,决断更快捷,当然也利于敌人攻打,就像脖子露在外面一样。”

“不错,正合我意。”

“我朝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国力渐强,而残元势力处于最低谷的阶段,正是打击他们的最佳时期,可不能留下祸患,而北京就是指挥之所,粮草转运之所,穷其三代,为后人留下长久的气运也是值得的。”

“好,有志气!那你怎么去解决粮草的问题?”

“我们要想拿下草原就只有一个办法,做草原人,住在帐篷里,喝马奶,吃羊肉。除此之外,别无它法,要想国运长久,别无它法。

当然往草原上运粮食那就更好了,在宋朝,国家武备精良,赋税充足,而他们的耕田面积反而更少?难道宋朝因为强敌不多,打仗少?这些都是借口,只要下定决心,没有什么不能办到的!”

“言之有理,太子以为如何?”

“只要鞑靼臣服,又何必劳民伤财呢?”很多朝臣将蒙古游牧民族统称鞑靼。

“我将是快死之人,以后怎么样就靠你们了,希望瞻基你能够完成你的功绩,保我大明的国运,来,这是我留给你们的,希望你们能够做到。”

这时候太监铺开了一副字,上面写着:“天子守国门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

朱棣又召来秒锦皇后,希望她将来能够辅佐好太子,将后宫管理好。

“皇上,你不要我等姐妹为你陪葬可好?”朱棣想了好一会儿,才回答了她。

“我答应你就是。”

七月十五日,皇上有恙,大家都前往龙榻跪守,太子,太孙,皇后居前,大臣靠后。

“天下交给你了。”

“基儿,有恶鬼索命,爷爷要先走了。”他紧紧地抓住朱瞻基的手,这时候秒锦上前来,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皇上你说一句话呀!”朱棣看向她,已经说不出话了,全身强烈地颤抖着就这么走了。

“皇上,你说话呀,皇上,你说呀!”

皇帝驾崩天下白,秒锦找到太子,让他取消陪葬,说是皇上先前已经答应了。太子说这个他不能决定,秒锦就说朱瞻基知道。

“当初确实皇上答应了皇后三件事情,第一就是后宫由皇后做主,

第二,皇上不可干涉皇后做的任何事情,

第三,皇上答应皇后要求的一件事情。

皇上应该是答应了皇后了的,当时有太监宫女在场吗,应该可以作证的,我看这样好了,选五个吧。”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最后选了韩妃,任妃,吕婕妤,王美人,卢美人五人殉葬。

皇帝即逝,全国戴孝三天,朝臣服孝二十七天,罢朝七日。

太子和大臣商量谥号,商量了三天,最后定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这个前面的都算实话,后面的文皇帝,可能是因为组织编撰了《永乐大典》,也算没有埋没了他的功劳。

其实何止这些,果敢坚毅,这一点就无人能及,勤政爱民,几十年如一日未曾懈怠,又有谁能够做到呢?节俭节制,能够自制,知人善任,厚待武将,思想开放,至于说暴虐,跟他的治国理念有关联,要想不杀人,而完成这么多的事情恐怕不是一个‘难’字就能够描叙的。

后世多诋毁他残忍,可是是他编撰了《永乐大典》,他礼遇衍圣公,推崇儒教,真正的一些敢言直谏之人,他也没有杀,他的言路并没有被封锁,吏治还算清明,百姓能够得以存活,也算了不起了。

他以八百将士起兵,面对朝廷的绝对优势,绝大多数争战都取得了胜利,整整四年,他是如何取得燕京地区老百姓的信任的呢?难道他们不怕死吗,据统计,燕京人口因为靖难之役减少了十几二十万。

还有一点就是好大喜功这一点让很多人诟病,致使太子继位之后,很多政策都更改了。

八月二十日,皇帝灵柩出京前往长陵。长陵因山势筑起围墙,总长达12公里,围墙险要处建有十几个关口,还建了城关、敌楼,驻军守卫。光是地宫就花费了四年时间,主殿陵恩殿所有木材全部采用金丝楠木,殿内有一米多直径,十几米高的金丝楠木支起,总共有六十根。

朱瞻基除了给朱棣守了几天陵,送灵柩出京外,就在府里呆着,禁欲,禁美食,他知道太子不久之后也跟着去了,他要加紧谋划了。

八月初,夏原吉建议改南京为京师,罢西洋。

十六日,恢复三公和三孤官。改用钞中盐制度,沧州盐每引钞三百贯,河南、山东每引一百五十贯,福建、广东每引一百贯。输钞不问新旧,支盐不拘质次。

增加诸王岁禄。

十月罢金银交易之禁,并广收民间钞入官,凡昏烂钞币全部焚毁。又增加肆门摊诸税,折收旧钞,罢两京户部行用库,待钞法通后仍复其旧。

十一日,封朱瞻基为太子,其兄弟俱封王。

这个夏原吉膨胀了,新皇帝也太那个啥了,对其简直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一个时代落幕了。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