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水患(1 / 2)

 这一日,祁三来报,说是河南沿河地区连降八天大雨。

朱瞻基连忙召开内阁会议。

“朕听说,太祖时,闹水灾,他嫌弃滁州太守奏章过长,打了他三十大板。

皇爷爷在世时,是如何赈灾的?”

“历来受灾多发生在山东、淮河周围一带,开封也是屡受水灾,如果雨水再不停止的话,很有可能会决堤。”

“堤坝长期失修,不禁雨水浸泡,决堤恐怕在所难免,皇上应该尽快安排救援工作。”

“那就派陈瑄带领官兵,安排物质救援。

如果是大面积受灾,将如何赈灾?”

“一般地减免赋税,发派救济,等洪水退去,组织治理河道,恢复即可。”

“那以前是如何治理河患的呢?”

“目前还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因势利导,苏通河道,加固河堤。”

“朕看可以蓄水建湖,平时灌溉,雨期防洪。

听说城外有个洼地村,每发大雨或者大水,老百姓就去求北海龙王。

朕看呐,还不如建个湖,也给龙王安个家嘛,免得它到处乱窜。

还有京城周边不可以砍树,树砍光了,那不水沙聚下了吗?”

“此策可行,留一患在身,不如去之。”

“朕也想了几个办法。

一、工部要加大紧要之处道路水利建设。

二、建立健全慈善组织和机构,朕打算捐资成立一个专门的慈善账户,由太后负责,接受各方善款。

三、搞好灾后重建工作,防止疾病,兴修水利、道路,以工代赈。

四、将汝州单独列出,提升一级,派遣得利官员治理,扩大瓷器生产规模,朕提供一部分资金,订购瓷器。扩大信阳茶厂规模,移民至此,兴办茶园。

五、万一灾情变得严重,令郭驸马运粮至此,平定粮食价格。令赵王和唐宪王捐献粮食。慈幼局收纳流浪孩童,宫里也可以收纳一些秀女,不论相貌,几千人应该可以,每个发放十贯养家费用。朝廷公田也可以吸纳一些流民,待灾情稳定,转送到其他地区。都察院和吏部要派员监督和考察。”

“皇上爱民,此五策皆可行。”

大雨一直下到七月二十八日,郑州、汝州两处河水超过堤坝,造成决口。

郑州及阳武、中牟、祥符、兰阳、荥泽、陈留、封丘、鄢陵、原武九县,汝州,河南府嵩县,房屋庄稼都被水淹,祸及下游襄阳、谷城、均州和郧县。

河南简称豫,远古时期,就是著名的牵象之地,有八府,开封府、河南府(洛阳)、汝宁府、南阳府、归德府(商丘)、彰德府(邺)、卫辉府、怀庆府。

从汉朝到唐朝,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达到一千万人以上。到了宋朝人口锐减,特别是元末,人口只有八十多万,这也是大明北京城缺少粮食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些官方数据只是大概的数目,朱瞻基主政以来,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逃户,没有粮食吃,就逃到外地,过一阵子又回来,但是拖欠的赋税又要照交不误。

“河南连续下雨有二十天,除了期间有两天下的是小雨,此次受灾十分严重,据陈瑄回报,开封大街都可以划船了,受灾人群多达上百万。

看来和朕之前预想的情况差不多,只要赈济到位,防范好疾病,就一定能恢复到原样。现在京城里捐款的人多不多?大剧院也可以前往全国巡演,号召大家踊跃捐款。

朕打算将牌照也拿出来,只要有人能够捐款达到五百万贯,就可以拿到一张外洋运输行业的牌照,用此牌照可以在银行抵押三百万贯的贷款,以后税收也会酌情减免。”

“大家纷纷响应太后和皇上的号召,都积极捐款捐物。”

“好,赈济粮食有没有到位?”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