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五代末年风云录 > 第九十九章 真人1

第九十九章 真人1(2 / 2)

向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p>

李世民的这首大气磅礴的《入潼关》,自有其身为帝王的气势与抱负,当中也用了不少典故。“弃繻”出自《汉书-终军传》,相传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名叫终军的,青年时赴长安求取功名,入函谷关时,关吏给终军“繻”,即通行证,以帛为之,书字于其上,分做两半,出入合符,方能通行。</p>

终军问:“此为何用?”</p>

吏答:“为出关合符之用。”</p>

终军道:“大丈夫四游,必取功名,出关何用此物!”</p>

终军于是弃繻而去。终军至长安为谒者给事中,受命巡行郡国,持节东至函谷关。关吏识之,道:“此使者原是此 前弃繻后生!”</p>

后世遂多用“弃繻”表示决心在关中创立事业或年少立大志之意。至于“封泥”则是指《后汉书.隗嚣传》:“ 元 ( 王元 )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此万世一时也。”此谓守关如封泥,后因以“封泥”喻据守雄关。</p>

《道德经》有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唐太宗李世民在此感叹:这世上能有几人能明白这里的紫气呢?或许应该对李世民的这首诗有另一种解读:这世上有名的人是否真正的看明白呢?</p>

韩奕揣度李世民过潼关时的心情应当是愉悦与骄傲的,他也要如汉终军一样,过潼关入关中,都带着抱负而去,不同的是,在终军的眼里关中是帝王之都富庶之地,而在韩奕的眼里关中已经破败不堪,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李世民创下的大唐基业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故纸堆中。</p>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韩奕道,“这世上就是一治一乱,循环往复,就是不知如何才能让天下永葆青春呢。”</p>

“兄长又大发诗兴了,这‘苦’也百姓,‘兴’怎又苦了百姓?”郑宝不解。</p>

“侯爷,咱还是赶路吧,依我们这脚程,实在太慢了。”曹十三在旁催促道。</p>

“呵呵,不急。”韩奕笑道,“大丈夫忙着建功立业,本是好事,不过有时欲速则不达。我等不如慢慢赶路,让别人去挣小功劳去。”</p>

“何谓大功劳?”曹十三瞪圆了双眼。</p>

“天机不可泄露!”韩奕看了看坐在道边休憩的一个老道,冲着部下们笑了笑。</p>

“甚么大功劳的,兄长若是还是这般游山玩水,我们至多能赶上喝庆功酒了。”郑宝不满道。</p>

“好,这就走!”韩奕拍拍脑门道,“要是去的太晚了,折老令公恐怕真要怪罪我了。”</p>

众人齐齐上马,簇拥着韩奕往潼关关门行去。峰峦如聚,关卡狭窄,等待通关的行旅着实不少,全都拥堵在关门。</p>

韩奕注意到方才那位老道也赶了上来,与他并行,令他注意的是这位老道其貌不扬,满身风尘,骑在一头瘦驴上显的弱不禁风,双目紧闭,面容安详,如同睡熟了一般。许是察觉到韩奕打量的眼神,老道猛地睁开了双眼,冲着韩奕微微一笑,还相当惬意地伸了伸懒腰。</p>

“道长这是西去化胡否?”韩奕觉得有趣,开着玩笑道。话说佛道相争,道家说是老子出关西游,入天竺化为佛陀,教胡人为佛教之事,不过那个“关”应当指的是玉门关或阳关,看来方外之人也有名利之心。</p>

“我正睡的快活,阁下为何扰我清梦?”老道不悦道。</p>

韩奕讨个没趣,疑这老道是对自己的冒犯之语不悦,他也不在意,拱了拱手:“如此打扰了!”</p>

通关的队伍似乎快了不少,韩奕此行本有从镇北军抽调了百位人马充作仪卫,韩奕命吐浑人白如虎打着自己旗号先行一步,自己则是微服西行,并未惊动沿途官吏,此时也老老实实地排队依次查验关防。轮到自己时,那守城的关吏却是将自己一行人拦住,让那老道先入关。</p>

“原来是侯爷驾到,小的有眼不识泰山,真是该死!”那关吏收了关防,这才得知韩奕身份,恨不得抽自己几十个耳刮子。</p>

“无妨!”韩奕将那关吏叫到自己身边问道,“我倒有件事要来问你。”</p>

“侯爷尽管吩咐,小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关吏点头哈腰道。</p>

“眼下这潼关关东关西商旅通行可还通畅?”韩奕问道。</p>

“回侯爷,跟以往比,我潼关也还顺畅,只是如今关中盐价飞涨,朝廷一再下令严防有人往关中贩卖私盐,故而我等关吏也查的紧,不敢懈怠公事,通关要比以往慢了些。”</p>

韩奕微微皱起了眉头,又问道:“那你们可曾查到?”</p>

那关吏拱了拱手道:“这盐价一日一涨,说实话,除了官府,哪里能有多余的的盐可供倒卖?如今非常时期,官府管的太紧,那此奸商贩卒知道厉害,都规矩的很。”</p>

“过往的百姓可有怨言?”韩奕又问道。</p>

“回侯爷,百姓居家过日子离不开盐,有怨言也在所难免,怪只怪庆州郭刺史,捅了大娄子,百姓们都盼着朝廷能早日解决庆州之乱呢。”关吏委婉地说道。</p>

韩奕站在潼关关楼上,冲着来往行人行着注目礼,略想了想道:“给我取文房四宝来。”</p>

“遵命!”</p>

就在潼关上,韩奕当即亲笔写了一封告示,张贴在潼关城防下,以朝廷的名义通告四方,大意说解州盐榷院已经囤集五万斤颗盐,不日运往关中,又说朝廷自青州又调集了七万斤海盐,正在西运途中。韩奕当然是在说谎,他变不出这十二万斤盐来,只是意在放出消息,影响关中盐价,聊胜于无。</p>

“方才那老道,是何等人物,竟劳尔等关吏如此尊重。”韩奕又问道。</p>

“回侯爷,这道长不是旁人,正是华山隐居的老神仙,俗家姓陈,名抟,自号‘扶摇子’的世外高人。据说陈真人服气辟谷,每每长睡百日而不醒,习得道家真术,历代朝廷屡召不起,关中一带的官民无人不知哪个不晓……”</p>

关吏滔滔不绝地为韩奕介绍陈抟的来历。</p>

“原来是他!”韩奕这才知道原来这毫不起眼的老道来历不凡。</p>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