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南方战事(2 / 2)

淮安府一带在四年前便发生过一次黄河自然决口,当时洪泽湖、六塘河大溢,洪泽湖最高水位也让淮安城进水,而咸丰二年开始,淮北大旱,运河断流,沟塘无水,地表开裂,遍野如焚。淮河流域又遭蝗灾,飞蝗蔽日,黑压压,乌沉沉,滚作隐雷,过境处齿噬牙咬,禾苗草木俱尽。

遭灾后的淮安,直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又遇此次洪灾,众百姓本以为没了活路,不想在讨虏军的积极赈灾下,甚至将军中的兵粮也拿了一半出来赈灾,活人无数,让淮安一带的百姓活命无数。

于是乎,乡野间奔走相告,人人愤怒清廷的残暴罪恶,称道圣国的宽厚仁慈,善待百姓,一时间,讨虏军声势大振,乡民向讨虏军提供满清的情报,各地驻防塘汛哨兵,被乡民俘获扣押,交送讨虏军处理。

待洪水退去,驻留在淮安府城一带半个月的讨虏军,加入了二万余名山阳青壮充当勇壮胁从军,一路随行,往北征战。

林启荣等率讨虏军将士从洪泽湖和运河两路杀出,进入黄河,将胜保率领的一万不到的清兵杀得大败。在淮安周边百姓的拥护支持下,讨虏军兵分两路,分别沿黄河和京杭大运河西进北上,进军神速,乙三师和万余太平军攻往徐州府城;乙六师和黎振辉水师加上山阳壮勇一路攻占宿迁、邳州,进入山东地界。

冯云山看完南方讨虏军将士的进军情况,一边大喜一边又为清妖的掘开黄河恼怒不已。

“咸丰、胜保,你们做此等生灵涂炭之事,真是自掘坟墓!”冯云山怒道。他是真的怒了,自己千方百计想要赶往黄河,为来年的黄河决口赈灾准备,满清倒好,竟然为了攻敌,人为地将黄河决口,此等天怒人怨之事,满清不灭亡才怪。

左宗棠也忿然道:“陛下悲天悯人,实为仁明之主。如今微臣才体会到陛下当初不顾一切要北伐攻占黄河一代的苦心。”

冯云山摆摆手,示意左宗棠不要再拍马屁了,直接道:“朕的讨虏军数量如今看来,已经是不够用了。占据的地方多了,四处都要用兵,兵力捉襟见肘。而且,朕要尽快平定中原,彻底扫清满清势力。季高,你有何良策?”

他的身边,也只有左宗棠富于谋略了,其余的,即便是石达开、罗大纲,虽说战术眼光可以,但谋略还是欠缺。而其他林凤祥等将领,则只能领兵打仗了。

因此,冯云山得知曾国藩自尽,临死前命手下归降圣国,自然是大喜过望。他的手下人才济济,可都是后世历史上证明了的。招来充当幕僚,最为合适不过了,而且,如今自己已然登基为帝,大义名分都在,不怕其拒绝。

原本对曾国藩杀害曾天养的仇恨,随着其自尽加上最后的命湘军将领归降,也减少了不少。

“陛下,微臣以为,如今一方面,可乘新朝新建,陛下登基的大好时机,在原本的南方几省招兵,扩大讨虏军规模,同时令兵工厂抓紧生产火器,武装军队。只要招募一批地方驻兵变成,原本的如廣东军区、糊南军区等地方驻兵,悉数升格为野战军,合兵转为乙等师,这样便能迅速弥补兵力不足问题。”

“其二,便是全力招降满清地方大员!此举可谓一箭双雕。”

……ps:推荐一本大神绯红之月的书:革宋。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