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军对此毫无办法,帝国一出手就是全力进攻,根本不留任何余地,空间盒子出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战争一开始,前线的兵力就开始骤然吃紧,每一个魔法军人都不断从意识网以及耳机中,收到拦截目标的命令,平均一名施法者一分钟要释放三次以上用于进攻的空间门,以及五次以上用于移动自己的空间门。</p>
按照帝国军队之前的经验,这样的破坏工作应该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只要找到空间站中的总线,任意将其中的电线短路,除了一部分特别重要的,自备电源的设备,空间站中大部分设备都将陷入瘫痪,但是这一次,让帝国前线施法者纳闷的是——他们完全找不到之前看到的任何电线设备,让他们感觉诡异的是,空间站内所有的激光武器,以及照明设施都还维持着正常的工作。</p>
尽管帝国的军人已经学会了释放假的空间之眼吸引火力——在空气中,真假空间之眼都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假的空间之眼背后并没有眼睛,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间之眼受激光打击的可能性,但专门负责反魔法对抗的KL3014也很快根据战场情况,找到了应对方法——真的空间之眼移动轨迹和假的存在很大区别,一个施法者可以同时制造几十个空间之眼,但不可能同时控制这几十个眼睛各自维持独立的运动轨迹,KL3014可以从它们的移动方式来判断具体哪个是真的,尽管这种办法准确率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因为反空间之眼对于激光发射器的极低门槛(仅仅几十毫瓦而已),所以打击的效果还算不错。</p>
在之前的几次战争中,对付反魔法网络一直是帝国军队一开始需要注意的事,切断电力已经成了他们视作习以为常的工作,但是在这次的战斗中,帝国军人突然发现,以往这个战争中最通常的环节,今天突然变得异常艰难起来——除非直接破话用电器本身,不然根本没有破坏的方法,因为到现在位置,他们连一根电线,一个闸刀都没看到。</p>
战前被认为是只要承受一定伤亡,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突然变得异常艰难起来——逐个破坏空间站中的全部用电器是不可能的,几十毫瓦的激光笔,反魔法监视器,照明用的灯光……这些用电器的体积都相当之小,从施法精度的要求来对比,破坏一个激光发射器可能要比杀死一名士兵还要难,而他们的数量更是……什么叫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就是只要是有需求,能批量生产的产品,在数量上就根本看不到尽头,想用人命来换这些工业品,也许穷尽帝国的全部力量也难以做到。</p>
因为这个意外的因素,在开战之后不久,战争就完全进入了联军的节奏——因为空间之眼使用带来的威胁,大部分空间之眼中的施法者都不可避免成了瞎子,战斗力打了大大的折扣,而与此相反,占据主场优势的联军施法者们已经放弃了空间盒子和空间之眼的战斗方法,改为战前就一直训练的“跳跃”战术,所以尽管在施法者数量上,帝国一直占据优势,但实际战场上却一直被压着打——战争有时候就是这样,胜败的天平往往被一个很小的技术细节所左右。</p>
……</p>
无线输电技术在地球上并不算是很新鲜的名词,其方法在19世纪末就被著名的发明家兼物理学家、电机工程师的特斯拉所提出,本质就是利用无线电携带能量的特性传输能源,只是因为限于现有技术,这种方法比起通常的电线传输存在着很大的中间损耗,因为工业制造体系中赢家通吃的原则,所以无线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许多成果一直都躺在实验室,在电器市场上只占有很小一部分份额,这种情况一直到“魔法电站”出现之后的这几年,因为电力价格大幅下降,才有了稍稍的转机,但也只是略有发展而已,一直到这场“魔法战争”的出现,这项技术才真正迎来了春天。</p>
之前发生在地球上许多许多城市,以及后来纽约一带的战争,都让地球方面认识到,传统的有线输电是这场战争中,联军最大的一个薄弱点,不管地球人研发的新武器有多么精良,提出什么样的作战方案,只要敌人不顾一切干扰破坏电力网络,很容易就将这些武器变成摆设,在进行战争的这段时间了,联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度考虑过很多办法,比如之前的尝试的双重电力系统,战前储电系统……</p>
但实际战争的结果表明,这些方法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双重电力系统只是稍微增加了敌人的破坏难度,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电力传输这个薄弱的环节,也正是因为如此,从纽约一战之后,各国都开始纷纷将注意力转到在实验室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无线传输。</p>
战场是最不怕浪费的地方,相比较有线传输容易被破坏,无线传输的高损耗已经完全可以被接受,所以相关的技术攻关立刻在各国实验室开始,电学方面的知识在地球上已经被研究透了,只要有足够的动力,具体技术的发展技术是一日千里,地球人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有线传输的那套系统全部照搬到无线上去,对于大部分用电器来说,最大的技术修改只是把插头改成了内置的接收线圈,其他的工作,就是试验如何才能取得更好效率,更好的使用效果。</p>
当联军决定反击的时候,各国军方已经开始小规模试验这些无线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以为日后的批量生产做准备,但谁也没想到帝国的反击来的这么快,眼下这里所有的很大一部分,之前还都躺在实验室里,属于“不太成熟”的那类产品。</p>
但就是这么一批试验品,已经成了这场战争的最大变数。</p>
……</p>
帝国的施法者在前线热血奋战的时候,维伦则在后方着了魔似的翻找与电力相关的书籍,不论是从这些书籍,或者是从俘虏人员的脑子里,他得到的信息都是确凿无疑,而且相互一致的——能量绝对不可能凭空产生的,不通电还能亮的灯泡是不可能存在的!</p>
这就和战场上的信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要让帝国的学者理解什么是无线输电,或者让这些俘虏主动帮他们思考这类问题,实在是有些牵强了。</p>
在眼睁睁的事实和白纸黑字如此彻底的矛盾面前,维伦彻底茫然了!虽然理智上他相信书本上的知识没错,但限于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他不可能像一个真正的地球学者那样,以一种完全科学的态度来思考,在他眼里,看到的就只有意识网中的现象——不用通电,在任何地方都能发射的激光发射器。</p>
无知最大的悲哀不是一无所知,而是明明知道答案就在眼前,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但他睁着眼睛看着这些条件,却始终一无所获,就像现在的维伦,从战场缴获的一个不用通电的“灯泡”就摆在他面前,他用魔法从上到下,盯着每一个零部件,却还是不明白它不靠电就能自己亮的原理,这让他不自觉的想起之前听过的一种关于地球科技的观点——地球人制造的东西都只有地球人能用,就像他们所谓的“AI”一样,每一个产品都是具备灵魂的!</p>
以前维伦对这种论调很是不屑,因为它隐含着巨大的消极意味,但是现在,他内心深处也不免开始动摇了,就拿眼前这个最简单的灯泡来说——就在前几秒,战场上这个灯泡还亮着的,但当它离开地球人的控制区域,就像具备灵性一样熄灭了。</p>
他询问了几个俘虏,他们都回答从理论上来说,要让AI实现控制一个灯泡是完全可能的——但要是说灯泡不通电就会亮,他们觉得肯定是什么地方出现了偏差——至于具体什么地方出现偏差,那他们就爱莫能助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