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行军日志(2 / 2)

王瑾本来还想把《红楼梦》也写下来,可是这本书他只读过一遍,印象不深,很难重新把故事讲出来。而且现在他每天说书,三国、水浒、隋唐和各种神鬼妖狐的故事士兵们是喜欢的,《红楼梦》离他们的世界太远了,不会有几个人爱听,此事只能作罢。

王瑾有点担心本时空不会再有《红楼梦》了,他在沈阳的时候,见过曹雪芹的祖先曹锡远、曹振彦父子。曹锡远是沈阳中卫指挥使,沈阳沦陷的时候和儿子一起投降做了包衣。曹锡远此时应该已经死了,而曹振彦做了金军的炮队教官,现在和将来都罪行累累。本时空他虽然没机会参加大同屠城了,但是手上的血债也不会少。包括曹雪芹的祖父曹玺,将来如果闯军胜利了,估计也难逃一死。这样的话,曹雪芹的父亲曹寅将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更不会有曹雪芹。只能等将来大顺朝灭亡的时候,或许有哪个家族大起大落的人能写出类似的作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本书,是王瑾一直在撰写的闯军行军日志。从米脂起义开始,尽可能详尽地描写闯军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事情。包括每一日的行程和工作,到了什么地方,怎么打仗,有谁立功,将领们在讨论时说了什么,侦察到的各种情报,以什么罪名处决了哪些人等等。日志还附有一本阵亡者名册,尽可能多地记录一点关于他们的资料,但是能记的东西也少得可怜。比如说:

“陈二狗,府谷人,崇祯四年四月入伍,三日后阵亡于白水县马家渡之战。家有二妹大妮、二妮,临终托同袍寻找。”

“马大,绥德军户,随袁宗第入伍,崇祯四年五月二十九日于翼城县西坞岭遇匪之战。有弟马四在军中。”

一个士兵阵亡了,只能留下这样寥寥几句话而已。其实在原时空,很多闯军将领的传记都未必能填满一页纸,有的甚至还不如陈二狗和马大。

不过这本日志中的很多东西是涉密的,一旦让官军拿到了,就是一本关于农民军的百科全书。王瑾甚至一度考虑要不要用英文来写这本书,毕竟在现在的大明英语就是密码,连那些天主教的传教士也不大可能懂英语。

但是王瑾的工作太多,没有这么多时间,于是他把这项工作平均分配到所有文书头上,让他们每人写一部分。至于稿件的汇总,那是李定国的工作,他很喜欢也很擅长干这个活,也是王瑾在本时空最能信任的人。

现在他和这四个义子已经越来越像真正的父子了,一起经历危险的时候,人的心灵是很容易靠近的,素不相识的人经历过一场战斗之后就可能变得像亲兄弟一样。不过王瑾作为闯营的二把手,陪孩子的时间并不多。孙可望和李定国都有点沉默寡言,很少主动和他交流,艾能奇年纪太小又太皮,只有刘文秀总是主动来找王瑾,请教些数学问题。

四个孩子和王瑾的感情都很深,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不过王瑾觉得,孙可望和李定国过于沉闷,刘文秀过于感情用事,艾能奇过于没心没肺,都不是太好。联想到原时空孙可望和李定国都成了失败的领袖,刘文秀三次黯然下野,艾能奇战场阵亡,王瑾觉得自己还是得多找时间陪他们聊聊。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