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团结(2 / 2)

但打土豪也得分对象,不能见士绅就杀,那就真成了流寇了。还是有不少士绅虽然也剥削老百姓,但没欠过血债,甚至有的风评还不错。对于这样的人了,既然在他们身上只能找出从百姓身上榨取财富或者偷税漏税这样的罪名,向他们勒索些钱粮就是了,也不必赶尽杀绝。

现在是十七世纪三十年代,不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闯军的终极任务是改朝换代、重建一个和平繁荣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而不是搞阶级斗争。所以他们对作为封建王朝地方统治的重要力量的士绅们的政策应该是有秩序地限制、利用甚至团结,而不是见一个杀一个。

但是“团结”这个词也得以铁甲钢刀为后盾,而且总有一些团结不了的人。和傅作义、邓宝珊可以讲团结,和石友三、孙殿英岂有团结可讲。

像他们这样的人要怎样才能改变呢?他们不会改变,法场就是他们唯一应该去的地方。

淄川县北韩家窝村的这位韩源韩老爷,按理说应该是个可以团结的对象。他是崇祯元年的进士,做了河南郾城县的县令,去年刚调到固始县,官声不错,不贪赃枉法,做了一些惠民之举。在家当乡绅的时候,也生活简朴,时常参与劳动,从不欺压穷人,只是醉心于藏书。

可是在另一时空,清军刚一入关,年过六旬的韩源便迫不及待地卖身投靠,为清朝效力长达十年,一直干到七十二岁才致仕,可能是怕自己过不了坎。但是最终他死在了八十四岁那年。

那么又如何给他来定性呢?王瑾宁肯自己从来没记住过这么多人的名字,这样就不必陷入这样的纠结。但遗憾的是,很多事情王瑾都记得,韩源不仅是个清官,还是个清官。

其实韩源这辈子一件影响历史的突出事迹都没有,本来是没资格被王瑾记住的。但是,他的一个仆人把他拖进了王瑾的记忆。

辛思忠惊喜地发现,王瑾看到“韩源”这个名字的时候,脸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神情:“这孙子现在是个良绅啊,不能直接杀,放过又太可惜……也不知道他现在在不在……”又往后看了其他几个名字,似乎越来越兴奋。虽然不知道王瑾在叨咕什么,但这才是正常的状态,他在兴奋,在发愁,有正常的情绪波动。高杰低声对辛思忠说:“我这事办得不错吧。”辛思忠说:“不错是不错,就是不知道这回是怎么对上他的脾气的,真是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

“高杰看家,老辛跟我走一趟,郭君镇、李明义两个队跟着去。”王瑾的情绪自过年以来前所未有地高昂,“韩家窝先不要动,我们打黉山东边的那两个庄子,然后打大庄村和苏李庄。”王瑾这一次的部署格外谨慎,尤其三令五申强调军容军纪,闹得高杰和辛思忠都有些奇怪,高杰在淄川县找到的这几个土财主照莱芜的那个土匪窝差得远,到底是什么让王瑾这么兴奋?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