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捡漏(2 / 2)

阴地关旁又添了一片坟墓,为防官兵盗掘尸体枭首领赏,闯军埋葬己方死者的地点都很隐蔽,也不立任何标志,连坟包都没有。官兵的尸体就简单得多了,在路边随便刨坑一埋就行。李自成率众将祭奠了死者,他们的牺牲让曹镇至少半个月不能行动,而这半个月内,闯军打土豪所得的粮食能供给军需约两个月。

造反的日子,就是这样不断用一部分人的死延长另一部分人的一点寿命。

李自成带着众将祭拜已毕,对身旁的田见秀说:“该让王瑾回来了。”

此时的王瑾,正在山东忙着捡漏。王瑾最熟悉的关宁军要六月份才会入关,他捡漏的对象主要是三支部队:陈洪范的昌平兵、邓玘的遵化兵和刘泽清的山东兵。

到了南明时期有“活秦桧”之称的陈洪范,从昌平带着三千兵马前去支援登州。陈洪范为了求官到处钻营,花钱无数,当然得靠喝兵血来补亏空,昌平兵的待遇在各路援剿兵马中堪称最差,不断有人开小差逃走。

王瑾派出探骑,把很多逃兵都收拢了过来。如果碰上官兵在抢劫百姓,犯了人命的就地处决,没犯人命的逮捕收编。

高杰和辛思忠还以为昌平兵是给皇帝守陵的精兵,应该不好招降,没想到竟然出奇地简单。只消喊一声:“兄弟,我们是原山里的寨主,来入伙吗?”轻轻松松就能喊来十几个人,这些逃兵问一问闯军现在吃什么,就喜滋滋地入伙了。

自辽事爆发以来,昌平兵累次被征调上阵,损失很大,但待遇却不见提高。此次出兵,陈洪范为了减少开支格外“俭省”,连马匹都不带,拿士兵当牲口用,吃的食物也粗劣不堪,是以士兵纷纷逃亡。

这些士兵虽然是营兵,但也多为卫所的子弟应募入伍,逃回家的话会牵累家人,就算没人追究,家里人口太多,田地太少,也养不活他们。穷成这样,自然娶不起老婆,没有孩子,大家对于落草都没什么心理压力。

最近闯营的粮食补给比较充足,所以王瑾把供给标准提高到了早晚各一顿杂粮干饭。官军逃兵们对此感到非常满意,陈洪范只给他们喝粥,粥里还有谷糠。甚至有人主动跑回去,把自己亲厚的弟兄拉过来。

刚收容的官军的吃相颇令闯军士兵震惊,这些逃兵在脱离了军队之后,只能靠偷鸡摸狗来维生,一个个都饿得脱相了。理论上来说,他们可以抢劫,但是靠近大路的大型村庄都有乡勇守卫,看见溃兵就放铳放箭,没有乡勇的小村庄都在偏僻地方,这些逃兵又不认路,很难招待。所以,很多人被闯军收容时的尊容与饥民没什么两样。王瑾对这样的状态并不陌生,当年他从北京一路逃亡陕西时的模样还不如这些人呢。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