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没有私仇(2 / 2)

接着十万流寇来攻,李卑镇定自若,据城防守,击毙流寇上万,最终击退流寇,但官军也死伤惨重。辽州士绅们被官军救出,皆感谢李卑大恩,又说李卑如何爱民如子,绝不扰民。

辽州之战官军败得如此之惨,硬说大获全胜肯定是不成的,闯营手里还有几个没有被清算的士绅,王瑾便勒令他们写了这封禀帖,把李卑的失败文饰了一番。再加上辽州确实“收复”了,从崇祯的角度来看,李卑所犯过错就是损伤士卒太多,不过是几千丘八的命而已,就不算什么大事了。何况他们七营联军马上就要搞出更大的新闻,崇祯很快就顾不上处置李卑了。

李卑当然不会有意见,这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除了他的一百个亲信之外,闯军还把那些伤势较重,即便治好了也得残疾的俘虏都还给了李卑。说是放走李卑,其实就是把李卑等人扔在辽州,联军自行转移了。李自成甚至给李卑留下了一笔钱粮,八赋岭的难民很快就要回到辽州了,重建城市需要资金。李自成、王瑾等人心知肚明,他们留下的这点钱粮是不够的,但是为了保证接下来部队不断粮,也不能留得更多了。

尤世禄的伤势被余庆处理过,已经没有生命危险。李卑临时客串起了知州,派人找回尤人龙,收拢逃散的败兵,安置难民,搭建临时房屋避寒。他发现自己做这些居然还挺得心应手的,比打仗更顺手。

马科听说李卑和尤世禄“突围”了,不仅“收复”了辽州,还“缴获”了一些钱粮,也觍着脸回来了。李卑倒也不怪他,好生恶死,人之常情,念在同袍交情,他也分了马科些粮食。现在马科部的兵力占全军半数,如果把马科赶走了,一旦碰上一个不像李自成这样讲理的反王,那就真的要全军覆没了。

高杰的墓就建在八赋岭中,里面只有一颗头,身体因为盔甲被人扒走,已经混在尸堆里无法分辨了。李自成在墓前伫立良久,终于开口说:“英吾是死在李卑的部下手里,我不杀李卑为他报仇,是对是错?”

刘宗敏说:“英吾若能说话,也必同意。你说过,我们闯营造反不光是为了自己,还要为天下人求一条生路。我们打仗也好,拷掠也好,不是为了自己换套穿衣服、论秤分金银,是为了杀不义,救不辜,定乱世,开太平。李卑是为国为民有功之人,纵然他为昏君效力,也不失为一光明磊落的英雄好汉。我们与他只有公事,没有私仇。”

王瑾想着自与高杰相识以来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时间太局促了,他和高杰相处的日子还是太短。而且大部分时候他们都在忙于求生,做百姓时是这样,造反之后也是这样,交流的时间很少。回想起来,似乎都是王瑾在教育高杰,王瑾几乎没怎么听过高杰说他有什么想法,想要什么。

或许将来,还会有人就这样突然消失,和任何人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是诀别之语。

受伤的将领中只有赵胜来了,他一直认为高杰之死和自己当时的安排有关。虽然以那时闯军面临的情况,换成谁都会以和赵胜同样的办法应对,也没有任何人觉得此事应该怪他,但赵胜自己心里还是内疚。

扶着赵胜的是李定国,他很幸运,不仅在两次战斗中都毫发无伤,还杀了一个官兵,但是和他一起留下参战的孩儿队成员有一个阵亡了。李定国甚至在俘虏中找到了杀他同伴的那个人,但还是默默地看着那个官军把总跟着李卑一起走了。

刘宗敏说得对,欲承天下之重,先要放下一己之私。闯营要承担起匡正乱世的使命,必须要放弃很多个人情感。别说是李卑,就算是曹文诏、曹变蛟,在面对金兵或者蒙古人入寇的时候,一样是闯营需要团结的对象。至于他们肯不肯团结,坚持不团结的话要不要打死,那就另说了。

“下山!”李自成挥手道,“下一个对手就在眼前!把这些官军一个个都干掉,杀出一条去京城的路来!我们闯营要用最光明正大的手段,再造一个乾坤!”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