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3章 张之水的抉择

第23章 张之水的抉择(2 / 2)

张之水不止一次见过,有战功卓著的管队或者米脂来的老兄弟因为触犯军律被王瑾处决,就算是强奸妇女、私藏战利品这种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说“无关紧要”的事情,也足以让王瑾处决自己在战场上可以舍身为对方挡铳子的朋友,更何况是叛逃。

第二是跑掉也无用,就算他能侥幸跑到妹妹那里去,以他掌握的情报,对妹妹和妹夫其实也没多大帮助。他对于王自用作战计划的了解,就和王瑾讲的那个“把大象装进衣柜里需要几步”一样,根本不能指导作战。而且他也不能再恢复张道濬的身份,当年窦庄的事情追究起来,足够他掉脑袋了。

第三是他也不愿意和闯营诸将再变成敌人。虽然他是个俘虏,但是李自成等人一直很尊重他,真拿他当个先生看待。

张之水心里已经早就不觉得这伙人是贼了,尤其是闯营在视野上给了他极大的震撼,即便是他过去认识过的高官显宦,也极少有人能像李自成和王瑾那样从全国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王瑾做出的辽东战局会一败再败,北方饥荒会再持续十年以上,南方也会发生大规模民变的结论,固然耸人听闻,但是论据充足,推断严谨,让张之水丝毫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虽然听不懂“十二寸等降水量线”之类的东西是什么意思,不过张之水还是能听得出来,王瑾的结论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进行缜密的推演得出的,绝非信口胡诌。

对于大明官府、军队的各种弊端的指责,尽管在张之水的角度听来还是有些偏激,可每一条都切中要害。既有长年在基层的经验,也有对全局的把握,甚至有数据支撑。张之水一度怀疑王瑾所说的户口、钱粮等数字是瞎编的,但是他说的每次都一样,而且自成一套理论。

现在由于没有条件训练士兵,闯军的战术素养是比不上官军的精锐的,但是他们的纪律性、士气以及主要将领的领导才能都绝不亚于官军。如果这样一支军队能够为朝廷效力,无疑是极大的助力,但是张之水很早就放弃了劝李自成招安的想法。招安之后,饷从何出?如果军饷不足,李自成是不是还要去打土豪?除非李自成肯和官军一样不招惹士绅,只靠抢老百姓筹饷,那招安他们还有什么用?大明朝难道缺抢老百姓的兵吗?

在“贼营”中待了这么长时间,张之水早就明白,所谓“贼”,就是被大明官府排挤出正常社会秩序的人。虽然他还不相信王瑾规划的取明朝而代之再收辽的图景,但他也已明白朝廷想把流寇剿光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剿匪官兵走一路抢一路,再加上官府为了筹措他们所需的粮饷军械、车马草料、民夫苦力而进行的暴敛横征,就算是打了胜仗,新产生的流民恐怕也比杀掉的流寇更多,更何况官军还打了不少次败仗,连官军的士兵都被流寇裹挟去了。

现在张之水比较期待这种局面:将来闯军越大越强,割据数府乃至一省之地,然后再和朝廷谈判,变成黔国公沐家那样的诸侯。甚至有更强的独立性,名义上是大明臣子,实则自成一国。这样的话,既能保持闯军的优势,也能让朝廷过得去。但是张之水内心深处也清楚,这种情形是不可能持久的,时间长了,还是要分一个胜负出来。

总而言之,现在让张之水下定决心背叛闯军,他是做不到的。所以,还不如像一个真正的闯军文书那样做事,他给王瑾出了个应对危机的好办法——甩锅。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