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泽州(2 / 2)

尽管窦庄城内外的防务已然被化装成乡勇的闯军接管了,但这里毕竟是张家的地盘,日常也得有人员进出,张之水的行动比过去自由了许多。于是,这就为来拜访他的人创造了条件。

“小人名叫孙远,我家老爷是张老爷的旧识,他命小人来拜访老爷,有书信一封呈上。”孙远剪开衣服,取出缝在里面的信来。他是被一个原本跟着张凤仪的老仆带着混在掏大粪的人里进城的,张之水一看这阵势就知道这件事小不了。张之水颤颤巍巍地接过信,撕开信皮一看,他就知道来信的人是谁了。

来信并未署名,但是张之水在孙承宗军中时,见过这样的笔迹。这是新任的山西按察副使孙元化写给他的信。

一场登州之乱,差一点要了孙元化的命。开战没多久,崇祯便撤了他的职,但是前线不能没人指挥,所以还是由孙元化署理登莱军务。

新巡抚谢琏到任之后,崇祯一度考虑过要不要把孙元化逮赴京师,下狱问罪。但是还没等他打定主意,谢琏与莱州知府朱万年一起被叛军杀死了。于是,孙元化又成了前线的最高指挥官,崇祯也只好暂时不动他。

各路援兵抵达之后,改由山东巡抚朱大典统一指挥。朱大典之前一直在福建任职,在北方军队里没有人脉。那些没参加叛变的东江军人、山东本地兵马以及张可大的浙兵残部和孙元化这个老上级关系比较融洽,作为援军主力的关宁诸将则是与孙元化一同在袁崇焕部下作战过。为了稳定前线军心,崇祯也就没有贸然动在莱州打得还不错的孙元化。

待到登州收复,再把孙元化下狱问罪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虽然登州乱起时他有失察之过,但是毕竟打了胜仗。而且崇祯发现,温体仁一党一心想搞垮周延儒,借着孙元化的事情大做文章。过多的弹劾让崇祯反而对孙元化没那么厌恶了,于是,他对孙元化仅仅贬官了事,又让与周延儒同年的陈应元就任登莱巡抚。崇祯才不会顺着温体仁的意直接把周延儒斗倒,他要收拾一下周延儒,但还是要留着他,以此牵制温体仁。

其实在和臣子斗心眼时,崇祯的水平还是很高的。哪怕是崇祯末年,大明朝要完蛋的时候,崇祯也牢牢手握大权。

可那会儿李自成都打到北京城外了,抓着权力还有什么用?

孙元化的职务是分巡潞安、泽州两地军务,但是他的手上没有一兵一卒。张宗衡和许鼎臣现在头上都多了“剿匪不力”的帽子,崇祯对他们不大满意。所以,这二位对兵权抓得死死的,抓紧时间对各路反王发动进攻。经过一番艰难的操作,孙元化总算把马祥麟和张凤仪划到了自己麾下,虽然只有两千人,但总算不是光杆司令了。

马祥麟和张凤仪的队伍与各路反王交战损失了一些,还有一些不愿再打仗,遣散回老家了。石柱土司对于明朝还是很忠诚的,但朝廷这样无休止地征调他们,武将们还好,普通士兵还是产生了很强的厌战情绪。

他们中有的人自从崇祯二年就离开家乡打仗了,流寇并不像奢崇明、安邦彦那样关涉他们的切身利益,和这些人作战,他们实在提不起劲头来。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