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富水堡(2 / 2)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进了关城。之前一起行动的时候,李文江和李定国的关系很好,这也是个很有哏的事情,李晋王和李晋王。

“有件喜事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们,我刚刚成婚,新妇便是本地王巡检的侄女。”李文江满面笑容地说道。马重僖和李定国都愣了一下,随即大笑,马重僖说:“怪不得这大明的富水堡巡检司,我们倒进出自如。”

李文江说:“王家是本地的富户,运动了这个巡检的位置,是为了自己做生意,再加上从别人的生意上揩油。至于大明,算个屁。”

李文江似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也没忘了我们是义军,这个王家我考察过,不见得是什么善类,不过吃相还算过得去。盘剥佃户、放债、勒索商旅的事自然是有的,倒不至于把人逼到死路,我这个老丈人还有个修桥补路的善人名声。为了避免树大招风,我没用闯营的名头,自称是李家寨的人马,反正我们掌盘也姓李,倒也不算撒谎。”

巡检司城虽然不过是个九品小官的驻地,可毕竟也是大明的军事据点,然而现在却城门大开,欢迎流寇光临。

由此地往西,过了商南县城就是著名的武关,这里是陕西和河南之间的交通锁钥,地形险要,早年间明朝对这里的防务自然非常下功夫。富水堡的城墙是夯土外包石料,城墙底宽七八丈,顶宽一丈二尺,高四五丈,城外还有八九丈宽的护城河。如果闯军强行攻城,就算付出重大伤亡,也未必拿得下。可是,大明官府对此地的控制却形同虚设,任由一个小小的巡检“真·开门揖盗”,也是十分讽刺了。

巡检王国权和他的堂兄,李文江的岳父王国朴一起在巡检司衙门里设宴款待闯营众头领。明朝设置巡检司本意是为了捕盗,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这一职务由于不需要采用回避原则,往往被地方豪绅把持,成了他们掌控基层的工具。到了这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别说捕盗了,他们自己不做贼就不错了。巡检司经常是乡绅走私的据点,设卡收税的基地,所以像王国权这样和流寇和睦相处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富水堡的各处城门,都是巡检司下辖的弓兵和闯军士兵一起站岗执勤,场面既和谐又诡异。

李文江的岳父也没比他大几岁,王国权的年纪甚至比李文江还小。他们见马重僖带来的这三百人披甲率很高,十分精悍,知道多半有事要发生,但是这两位老江湖都很自觉地绝口不打探马重僖要做什么。李文江已经保证,马重僖和后续王瑾的大队人马都只是路过这里,不做长期停留,征调粮食会付钱,不会攻打商南县城。此外,就是还有些抢来的东西需要王家帮着卖掉。既然如此,王国权、王国朴也犯不上打听军事机密,给自己招惹麻烦。

王家与闯军的合作是各取所需。有闯军的武力威慑,从陕西商南县到河南淅川县、内乡县的商路上,大小土匪就都别想打王家的主意。闯军还能帮王家和毛葫芦牵上线,拓展在河南的贸易网络。此外,闯军将在河南打土豪、抢和尚得来的大笔金银借贷给王家,而且利息很低,又大大缓解了王家做买卖时现金流的压力。

因此,王家也就欺上瞒下,帮助闯军在这一带的山区藏匿甚至屯田练兵,也向闯军出售粮食、牲畜、种子、农具,乃至火药、兵器等违禁物资。王国权仗着自己的武官身份,连盔甲、马匹都敢卖。

既然买卖做得这么好,王家兄弟才不管这些人从这里路过去陕西要干什么。他们去打官兵也好,攻哪座城池也罢,就算把西安给打下来,又关我这个小小的巡检甚事。只要他们不在商南县的地界搞事情,爱干什么干什么。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