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平凉(2 / 2)

留在西宁的线人报告,洪承畴在西宁没停留多久,便迅速返回。王瑾开始有些担心,自己在西宁搞兵变搞得太过干脆利落,不会反而误了李自成的事吧?原时空的洪承畴镇压西宁兵变颇费了一番工夫,李自成便有了攻略平凉的时间。可是现在王瑾一击即走,保全了西宁的兵变士兵,却也给洪承畴节省了时间,不知道李自成能不能来得及在洪承畴返回之前成功。

王瑾不是没想过给李自成多争取些时间,但他们闯军兄弟可以为了主力去做牺牲,让西宁的兵变士兵陪着牺牲未免说不过去。何况在原本的历史上,纵然有西宁兵变拖延的时间,李自成也既没打下陇州,又没打下平凉。不能为了这个不保靠的目标,骗西宁军户去和洪承畴拼命。

王瑾一直坚持,取天下当以正道,没本事救的人可以不救,但总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是。在这个物理意义上的人吃人的乱世,如此想法简直幼稚可笑,顾忌得越多,越是施展不开手脚。

但反正王瑾就是这么个人,否则的话,但凡当年他能多划拉些银子,给上官使点钱,又何至于当兵十年也只是偶尔充任伍长、什长。若是没这个坚持,他也未必做不得大金恭顺王。

告别了贺兰部和藏民,王瑾踏上了东归之路,在半路途中,他就得到了好消息。

平凉已破,闯军以土木工程破坏了一部分城砖,导致城墙出现倾垮。刘宗敏亲自带队先登,又是郝摇旗第一个把闯字旗号插上了城头。

平凉之战闯军打得非常猛,伤亡也不小,但占领平凉府之后的缴获足以让活着的人存活很久。原时空闯军没有打下平凉,但是现在闯军比原时空人数更多、训练更精、装备更好,对于土木工程和火药的运用也更纯熟。更关键的是,本时空的李自成不必再凭着极为模糊的情报靠直觉判断。

原时空,李自成并不知道西宁兵变的事情,在平凉还是采用围城打援战术。没想到张好了网,洪承畴却不来。闯军把太多时间花在了攻略周边的州县坞堡上,贻误了战机。

而现在,西宁兵变就是闯军制造的,李自成对于兵变何时开始,洪承畴何时赶去镇压,又何时返回增援,都有一个大概的估计。所以李自成赶在洪承畴返回之前,催兵强攻破城。

虽然这样的限时猛攻导致的伤亡远比围困高得多,但为了一个府城、一座王府的缴获,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如果抢不到钱粮被服,在马上就要到来的寒冬中,也会有大量的人饿死冻死,与其这样,还不如死在攻城之中。

这一次攻打平凉伤亡既重,闯军诸将的报复之心也强。攻城的时候没怎么注意控制损害,造成的平民伤亡不在少数,收拢队伍也花了很大的工夫。近来连续行军作战,队伍时常分散,新兵又多,再加上补给困难,闯军的纪律水平有了明显的下降。李自成将众管队申斥了一番,要他们在王瑾回来之前一定整顿好自己队里的纪律,明目张胆的违纪者定斩不赦,尤其是有私藏妇女的,务必严惩,否则等王瑾回来,可就不是掉几颗人头能解决的事了。

为照顾众兄弟的情绪,李自成允许把对城内官绅处决追赃的范围扩大一些。但依然用的是开堂审案的方式,只罪本人,不及家眷。只是审得更严更快了,实际操作中,也就只有少数久有令名,开刀前都能有人出来喊冤的人方能幸免。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多,守城官绅中那些虽无重大劣迹,但平素为人刻薄,不结善缘的也被杀了许多。

韩王朱亶塉自然也是奢侈腐朽的,但没有郑王、襄王那样穷凶极恶,李自成命人抽了他一顿鞭子,逐出城去。韩藩宗室被杀了不少,不过倒也有一些名声不错的,有几个在本地入伙的新兵说,他们得过一个叫朱璟溧的远支宗室的施舍,李自成特许此人连助饷都不用。

做好事总该有点好报,这世道已经够烂了,正派人也得靠杀人才能求生,能留一点善意就是一点吧。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