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乾州整军(2 / 2)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写得很明白:“她们从小把脚用布条紧紧地裹住以防止它长大,走起路来会使人觉得她们的脚是被截去了一块。”万历末年成书的《外科正宗》中,更是有缠足致残的记载。纵然明代缠足程度不及清朝,又有什么可骄傲的。

王瑾多了管不了,闯营内部的审美观还是在他的影响范围内的,甚至专门叫几个投闯的文人写了文章,从《孝经》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句子着手,对缠足大加挞伐。他自己搞不明白这些儒家理论问题,但只要你足够有钱有权,又肯下功夫,总有人替你去搞,把任何你的观点解释成圣人之言。不过能不能推广出去就另说了,因为总有人比你更有钱更有权,哪怕你是皇帝也是一样。

闯军头领原是一帮陕北老农,对于缠足这种阔老爷的审美本就不感冒。虽说不知道王瑾为什么对这件小事这么上心,但反正他们也对三寸金莲没兴趣,何必触这个霉头听他的唠叨。能做到老管队级别的人,心态早就稳定了,已经脱离了穷人乍富,非要娶个大户人家的女人来显摆的阶段。吟诗作对的官家小姐不是不好,但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乡下大脚女人才是和他们三观契合,能把日子过得其乐融融的人。

田见秀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不是个文人,却又不是纯粹的粗人,也曾读书识字,所以对他脾气的老婆自然也和别人的老婆不太一样。田见秀的妻子也是闯军收容的难民,但落难之前家里是个小地主,读过一点书。

田见秀却没想到,就在他跟着王瑾去青海的时候,他妻子却打算和人私奔。

“小人名叫朱师熹,山西平陆人氏,张氏本是小人的浑家。崇祯六年时,遭逢兵乱,我夫妻在乱军中失散,归家之后听乡邻说,内子被官兵掳走。家园为官兵焚烧,无以为生,随众乡亲一路乞食至垣曲县,入伙义军。”

朱师熹的经历一点都不稀奇,甚至算比较走运的,平陆县和垣曲县离得很近,所以他才能活到投闯,而大部分难民都死在流亡路上了。

但是来到闯营,做了一个文书之后,朱师熹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妻子张氏已经变成田见秀的妻子了。

那日官兵屠村,张氏本以为朱师熹已经被杀了,后来掳走张氏的那队官兵遭遇闯军,全军覆没,张氏自然来到了闯军的妇女队,再后来也就嫁给了田见秀。

当此情形,夫妻二人自是悲喜交集。闯军中男女分隔甚严,他们日常也没有机会相见,只有少数时候能隔着老远望上一眼。直到平凉之战期间,闯营的管理出现混乱,他们才找到机会,打算私逃。

这就很尴尬了,王瑾定规矩的时候想得再周密,也想不到会有这种情况。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