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5章 无价而无用的知识

第45章 无价而无用的知识(2 / 2)

第三件作品,大约翰特意强调这是半成品。燧发步枪,在另一时空的各种穿越明末小说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拿它作为终极神器。不过,有的小说里主角是斥巨资搞了近二十年科研攻关,最后换装燧发枪还是比较合理的,至于那种一张嘴就有燧发枪的,就接近于玄幻小说了。

大约翰有三个问题没能解决。第一和手枪一样,是簧片的问题,凭他的手艺,能制造出合格的簧片,可是成本太高,生产周期太长。如果簧片的强度不够,就不能有效地打出火星来,而簧片强度又和冶炼技术密切相关。其他精密零件的难度没有这么大,但也有类似的问题。

第二是火药的问题。燧发枪所用的火药需要沾上一点火星就迅速燃烧,因此除了配方的改进之外,还需要精细的研磨、造粒过程。这样一来,量产的难度就很大了,成本会大大提高,生产速度更是极慢。

如果不解决这两个问题,燧发枪的发火率就是个大坑。燧石本来就是非常容易磨损的东西,打出的火星引火的成功率肯定不如直接用火绳怼上去。

第三是刺刀不能量产。火器的换装居然卡在了冷兵器的技术水平上,这也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在另一时空,刺刀技术成熟的时间远晚于燧发枪技术成熟的时间。

制造腰刀和长矛的难度都比刺刀低得多,一般的铁匠都能打出来,最重要的是,这两种武器就算有些误差也无所谓,尺寸基本一致就可以了。而刺刀则不然,卡座式刺刀差上一分就有可能装不到枪上。塞入式刺刀倒是简单,可是装上它之后就不能开枪了。

如果在刺刀制作工艺没有取得重大进步时就贸然大批列装部队,很可能产生两种画面。一种是敌人的骑兵都冲上来了,士兵还在手忙脚乱地装不上刺刀,另一种是装上刺刀之后,敌人的火器部队上前,开枪将失去远程攻击能力的燧发枪手射崩。

而且刺刀只有一尺来长,宽不过寸,要是和厚背大砍刀采用同样的材料制造,一旦发生磕碰,自然是扛不住的。所以,刺刀就要采用强度更高的材料,民间铁匠铺的产品一般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经常会成为一场战斗之后就报废的一次性产品。抗战时期,八路军自制的刺刀就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合格产品则成本很高,相当于六十发子弹。之所以当时的中国军队常用大刀,实在是刺刀生产能力跟不上导致的无奈。

卡座式刺刀是一六八三年发明的,在西欧全面列装用了二十年,俄国人和西欧军队经常打交道,普及燧发枪和刺刀却又晚了二十年,非是不懂,实是不能。只有国家手工业水平全面提高,又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能实现这种变革。

综上所述,现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还做不到普及燧发枪。给掷弹兵这样的精锐部队配备倒是可以,毕竟他们身上挂着手榴弹,再背一支带明火的火绳枪未免太危险。

因此,还是大约翰研究的那款火绳枪适合批量生产。这款火绳枪差不多是火绳枪技术的巅峰,又与明军仿自西班牙重火绳枪的斑鸠铳差别不算太大。广东的工匠有制作斑鸠铳的经验,可以比较容易地仿制这款火绳枪,造价也还可以接受。

可是,这些和王瑾有什么关系呢?就凭井冈山的一万多人口和河南、夔东的那些山寨,造哪门子枪?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