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8章 就是钱的事

第48章 就是钱的事(2 / 2)

泾河王桥头之战中,为了让士兵渡河夜袭,洪承畴当然砸了不少赏钱,再加上之前行军产生的开销,还有打了败仗之后收拾残局要花的钱,已经让洪承畴难以再发动攻击了。他的经费看上去也不少,但是先要保证全体秦军及其家属的生计,可以用来发动战役的着实有限。

打了这场败仗之后,官军的士气也降下来了,谁也不想在发工资之前去拼命。王桥头之战发生在八月十四日,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中秋节到了,也就意味着洪承畴答应的开工资的日子到了。全省大小将官,甚至督标将领都来找总督要钱了。

虽然洪承畴很佩服他们被打得跟孙子似的还有脸要钱的臭不要脸精神,却也知道要是不发饷,就不止是打败仗这么简单了。于是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洪承畴也在忙着拆东墙补西墙,从陕西各地筹款填补军饷,至少得把半饷保证了,别把当兵的饿死。

贺人龙、曹变蛟、左光先、王世钦这些人指挥的野战部队都是要发全饷的,否则接下来就别指望他们去和高迎祥、李自成打仗了。其实按理说,这些精兵在大战在即的时候是应该发双饷的。不过回顾一下大明朝的历史,上一支要双饷的部队似乎还是在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时因为讨薪被官府诱杀的戚家军。给大明朝当兵,不饿死就不错了,还想靠工资发家致富?要致富只能上战场上去抢。

但那些远道而来的客军不能扛着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回家,抢来的东西要变现,就只能卖给随军商人,而这些人的背后都是有高级将领作为后台的,所以开出的价格往往比土匪销赃更低。回到驻地之后,士兵们要购买柴米油盐,还要再受一道盘剥。秦军士兵大多驻扎在边塞贫寒之地,到这里来做生意的商人背景更厉害,甚至能通到京城。商人的关系当然是花钱买来的,边军将领也要打点,而这些花费理所当然地都反映在了边境地区的物价上。士兵们纵然在战场上毫无底线地劫掠,他们的战利品也会被将领、官员、商人乃至京城里的勋贵、太监联手套回去。

尽管大家讨薪的时候反复强调,我们说的不是钱,说的是这个事,但洪承畴明白,就是钱的事。那么多自幼读圣贤书的文官都是千里为官只为财,丘八们拼命打仗岂能不求财。洪承畴是个聪明人,知道不能和人的欲望做斗争,能和自己的欲望去斗争的人,那都是欲望已经得到了满足或者有更高级的欲望的人,至于和别人的欲望做斗争的,那都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的。

所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洪承畴都在忙着东挪西凑地发工资。高迎祥和李自成多次喊话或射书入城,劝降扶风知县王国训。扶风离西安不过二百多里地,明军精锐部队急行军的话,两天就能赶到,可洪承畴却一个月不来,摆明了是已经对扶风县弃而不顾。

然而,王国训是那种铁了心“拼却一死报君王”的主,完全拒绝对话。随着城内存粮即将告罄,高迎祥和李自成觉得没必要再拖下去了,洪承畴是不会来了,把城里的老百姓都饿死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此时城外的土山已经完成,联军士兵直接踏着土山登上了城头。

已经饿得头晕眼花的守军根本未作抵抗,正相反,很多人趁乱去抢劫尚有存粮的城内大户。王国训带着几个家丁还想抵抗,还没见到闯军,就被作乱的溃兵和地痞杀死,夫人和女儿为免受辱,急忙自尽,不多的家财也被抢劫一空。

联军入城之后,迅速弹压乱兵,捕拿劣绅恶吏,开仓放粮。刘宗敏负责升堂审案,在审案的过程中,他发现王国训的人品还真不算差。就算联军没急着攻城,要守城一个月也是需要很大的本事的。从抄检县衙和统计乱兵造成的损害时的情况来看,王国训纵然说不上清似水明如镜,却也不能算个贪官,只不过这年头就算为了收齐朝廷和省里要的税粮,每年少说也得打死十几条人命。守城期间,他的做法过于刚狠,被他杀鸡儆猴的人不在少数,又强行收缴存粮,也闹出不少人命,故而拉了很多仇恨。

王国训这样的人,有能力,还有些理想主义,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其实是能做一个好官的。但是他生在了一个他对百姓不狠,上级乃至皇帝就会对他狠的时代,生在了一个忠君和保民矛盾的时代。

刘宗敏命人准备棺椁,将王国训一家埋葬了。未来闯军还会杀死很多这样的人,王国训的人生,就如同另一个人的微缩版。王国训已经没有做好人的机会了,但他还有希望。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