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2章 用鲜血换取的知识

第32章 用鲜血换取的知识(2 / 2)

军屯相对简单,井冈山的棚户首领和湘南矿工领袖熟悉这种流民们聚在一起谋生的模式,在抛荒的土地上建立田庄,集体劳作,半农半兵。这样的方式也是大部分在乱世中割据一方的军阀都会的,与努尔哈赤当初创立八旗制度其实是一个思路,简便易行,在历史上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参考,由刘文煌、郭子奴招募本地的落魄读书人,便足以有效地恢复生产。

佃户的管理则相对复杂,必须要有经验的人来负责。由田兵组织向佃户收取地租,割裂地主和佃户之间的联系。同时,废奴运动也是一定要搞的,这是以刘文煌为代表的逃奴们的根本利益所在。优待地主,只能证明王瑾是个右派,要是连世奴制度都保留,那就成了革命的叛徒了。在农民战争要依靠谁的问题上,王瑾还是分得清的。

首先是农民,农民起义者,没有农民支持还搞个锤子。

其次是士兵,他们是闯军战斗力的保证。

再次是工匠,既包括刘宗敏、张能这样的匠户,也包括矿工,他们有更好的组织纪律性,比农民更容易发动,还能提供很多专业技术。农民决定了暴动的规模,手工业者、矿工则和士兵一起决定了暴动的质量。

最后是奴仆,他们的数量和农民相比差得远,其组织纪律性又不及工人。但是,他们受到的压迫最深,最容易被鼓动起来,而要求又最低,其中大部分仅仅获得人的身份便热血沸腾。这样的一个阶层,不造反真是可惜了。

因为闯军最后的目标还是建立一个封建政权,所以还要依靠地主阶级。那些不脱离生产的小地主、原本社会地位较低的下级军事地主就是将来的储备干部,现阶段不能相信,但是要对他们友善。

对于大地主和高级将领,不能消灭,但是要限制,并吸纳其中比较优秀的个别人。至于明朝的世袭贵族,则是必须要铲除的。不见得要在肉体上消灭,但是经济上必须毁灭。像朱常瀛这样当一个勤劳的,或者说不得不勤劳的农民,不是很好吗。

对于商人,一般的小商人也饱受赋税、杂捐、官兵之苦,是要团结的,但是别指望他们有什么战斗力。而那些依仗贵族和官僚的权力媚上陵下的不法商人,起码有一半按大明律都该当问斩。

倘若是太平盛世,倒是会有冤枉的,但是在明末这个世道,能发大财的有一个算一个,肯定都是非法经营。但是要注意,商人也有保障物流的作用,对他们打击太过,会对商品流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对于那些没有血债,犯不上开刀问斩的人也得适当放过。

只要保证这些大的关节掌握清楚,闯军的政策就不会出太过严重的问题。比如说在大局未定的时候吸纳不可靠分子加入、比如对于合作者过分信任、比如分不清打击对象和团结对象、比如在合作中丧失领导权。

这么简单的阶层分析,在二十一世纪算得上常识,可是这些常识在二十世纪是靠血流漂橹换来的。明末农民军犯过的错误,除了军纪涣散烧杀淫掠和总是想招安这两点之外,在二十世纪又被犯了个遍。

但是现在,这些原本应该用鲜血换取的知识,直接让王瑾写成了教材,教授给贩夫走卒。至少在闯军内部,它们提前三百多年变成了常识。

像这样将“造反之术”广泛传播,再加上之前凤阳祭祀时提出的理论依据,这已经不仅仅是农民军与大明朝之间的关系这么简单,而是连给李自成的子孙预备的坟都提前掘好了。

但是这和王瑾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他又不认识那帮孙子。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