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袁继咸(2 / 2)

军事上袁继咸的水平只能算不拖后腿,但是在政治问题上,他的认识还是清醒的。他虽然看不出闯贼到底会不会打仗,却能看得出闯贼与一般的流贼绝不相同,他们在争夺一些在寻常贼寇看来无关紧要的东西。高迎祥宁肯付出巨大的伤亡,也要和本来不会与他们冲突的清军打一仗,活阎王又这样收买人心,他们所要争夺的,甚至不是此时一般流寇还无法问津的地盘,而是大义名分。

袁继咸是个忠臣,他爱大明朝,他怕大明朝完了,正因为他足够忠诚,所以他不会蒙起眼睛当鸵鸟,而是会正视大明朝会完这个现实。他明白天下没有不灭之王朝,但是他觉得大明朝还可以抢救一下。他力劝杨嗣昌要严肃军纪,与闯贼争夺民心,否则的话,其祸患将远远大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还有一句话,他没敢明说,如果说官军不能抗清,而闯贼抗了,官军不能保民,而闯贼保了,那么天下大义归属于谁呢?太祖皇帝以驱逐鞑虏、重开太平之功而君临天下,假如这两个大义名分被别人抢去了,大明朝的合法性该怎么办?

能看到这一点的人不多,而他们做出的选择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认为这关我屁事,有的人觉得既然如此,就该给大明朝办白事了,而袁继咸这样的人,看到了这样的趋势,便决定尽力阻止这件事发生。

可是,杨嗣昌比袁继咸更懂军队。严肃军纪必须在保证补给的前提下进行,否则的话,后果就是兵变。闯贼有吉王府和本地士绅的家产做后盾来保障军纪,官军的军纪保障则是湘江上的粮船。然而,方孔炤这厮却推脱什么湖北亦有饥荒,迟迟不肯狠刮地皮。在湖北刮地皮,至多不过饿死几个百姓而已,湖南的军粮没有保障,却要妨害剿寇大计,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方孔炤难道分不清吗?

杨嗣昌是个聪明人,但是他聪明过头了,他把细枝末节搞得很清楚,但是成功地做到了把根本性的问题全部弄错了。明朝与清朝和农民军哪一方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民生与流寇问题之间的联系、阵地战和运动战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等,他就没有一个搞明白的,不过这也正常,他要是都搞得明白,他就成了伟大的地主阶级革命家了。

在这方面,杨嗣昌可比袁继咸差得远。至少袁继咸能在保障军需时知道别把老百姓往死里逼,在另一时空甲申年时一片“联虏平寇”的声浪中,能坚持劝弘光皇帝亲征淮上。在具体问题上能力不突出,可是在大关节上没糊涂过。

然而,杨嗣昌在朝堂政治方面远比袁继咸要高明,所以他知道,现在没有任何任务比剿灭湖南闯贼更重要。他刚一上任就把惠王给丢了,必须用不断的军事胜利才能挽回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形象。收复长沙和宝庆只是一个开始,但远远不够,必须要把衡州、永州、郴州、武冈四城全都拿下,真正重创闯贼的主力部队才行。而且只能快,不能慢。

如果按照袁继咸所说的,先安民,等待后方的粮食送上来再进兵,在全国政治大局以及战略战术上或许都更有利,但对于杨嗣昌的个人前途来说,对于皇帝的心情来说,都大大不利。

于是,官军攻打衡州的计划就这样出炉了。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