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3章 九分真一分假

第23章 九分真一分假(2 / 2)

这些乡绅在闯军占领攸县的时候没有被杀,那就说明闯军没查出他们犯过什么该死的罪过,按理说,孙可望杀他们是坏了规矩的。这些人打的主意就是闯军来了降闯,明军来了降明,如果说把他们当叛徒处置,却也不算完全没有道理。可闯军毕竟还没成为本地的官府,仔细计较起来,这件事的是非对错就是一笔糊涂账。

这些人死得的确冤枉,他们并无什么大过恶,只是一群胆小懦弱,默默过日子,冀图保全性命,最后还没保住的凡人。但是没了他们,杨嗣昌就没了插入乡间的触手,在攸县很难征到钱粮。攸县是离衡州最近的几个产粮县之一,明军在这里的补给速度会极大影响衡州的防务。

田虎没觉得这是什么错误,要不是有王瑾的约束,换成他的话可能会直接杀这些人全家。他是底层军官出身,对于乡绅本来就没有好感,在这些人要向明军投降,将会为明军提供资源来对抗闯军的情况下,他是不惮于使用任何暴力手段的。所以,他只觉得孙可望这件事情办得干脆利落,帮了大忙。不仅仅是削弱了明军的补给,还稳定了衡州城内的人心。

“家父本已致信向杨督输诚,怎料得官兵竟如此无耻,为谋夺我家家产,竟将家父杀害……武夷先生,学生我……”

王朝聘和王廷聘安抚了这个痛哭流涕的书生一番,让家人带他下去休息了。这个书生是攸县人,是跟着孙可望逃来的士绅子弟之一,他的父亲是王氏兄弟的故交,也是被孙可望杀掉的四十个乡绅之一。父亲被“官兵”杀死,家里的房子也被“官兵”烧了,他便奉母逃至攸县来投奔王家。

王介之、王参之、王夫之三兄弟互相看了看,王介之说:“从攸县逃来的人说法俱是一般,官兵说我们这些留下的乡绅、百姓个个附逆,个个该杀。还说朝廷拖欠他们的军饷,攻下衡州之后,定要大掠三日,才能养家糊口。”王廷聘说:“这些丘八都穷得急了,想靠着我们的家产发财,杨督要靠这些武夫打仗,恐怕也约束不住他们。”

九分真一分假的谎言最是可怕。闯军与官军系出同源,对于官军的内幕了解得很清楚,王家久和官府打交道,也知道官军在缺少粮饷的时候有多没底线,根本不会把文官督抚放在眼里,哗变起来六亲不认。虽然现在杨嗣昌的兵马并没有那么穷,还远不至于到连杨嗣昌都约束不住他们,要大屠士绅来索饷的地步,可衡州城里的这些士绅又怎么会知道呢。

原本还有一些士绅私下串联,想在官军攻城之际开城策应,现在都打起退堂鼓了。要是官军进得城来之后来个血洗衡州,玉石俱焚,那他们可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至于王朝聘这种比较理智的人,根本就没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内应破城是流寇的惯伎,现在轮到他们守城,又怎会不提防。如今城内戒备森严,昼夜巡逻不绝,闯贼还雇了些流民乞丐,整日监视城内的大户,防止他们与官军勾连。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去开门,不等挨到城门的边就要人头落地了。穷人可以为了吃饭不顾性命地开了城门迎闯王,有饭吃的士绅可干不出这样的事。

自然,也不排除有的士绅真的誓死效忠朝廷,不怕死,但是目前衡州城内并无这样的人。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