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夷陵(2 / 2)

很显然,这些人就是统治了中国基层两千多年的“乡贤”。其中最不法的一批人已经成了今天要审问的犯人,闯军又增加了农、工、商三个阶层说话的分量。要想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全面建立真正深入基层的政权,这显然是白日做梦,所以乡贤必然还要长期存在。被闯军折腾过这么一次之后,这些乡贤能保鲜一段时间,至于之后他们变得和之前的乡贤一样烂,那就不是李自成他们这一代人需要面对的问题了。虽然不打算长期占领夷陵,不过李自成决定先拿这里做个试验。

当然,必须留着乡贤不代表彻底倒向乡贤,所以还有东首那三排座位。快到辰初时分,坐在东边的人也陆续来了。前两排的人身穿布衣,打扮与一般的农夫佣工无异。第一排的人衣服更新,更干净,脸上杀气腾腾,好几个都是刀疤脸,吓得对面的一排老头不敢直视。第二排的人则相对年轻,很多人看起来从来没来过大堂,东张西望,但是又有些害怕第一排的人,不敢乱说乱动。第三排的人则身着道袍,头戴方巾,都是读书人模样。

第一排的是闯军的军官,第二排则是抽签抽来的普通士兵,第三排是闯军文书队的成员,还有一些是军医。现在夷陵是“军管”,所以让他们作为闯军的代表监督审案,等以后建立稳定的政权,会换成其他人。

有人给堂上众人上了茶,县衙门前聚了很多看热闹的老百姓,衙役还给每个年纪大的老人发了个板凳。

一个老书生低声问引导座位的小吏:“王书办,今日是哪位官长坐衙,当用何礼数?”王书办正想说这事,大声对所有人说:“一会儿审案的是奉天倡义营的刑律参谋邓先生。先生上堂时,老先生们坐着,其余人都起立作揖,出家人用自家礼数。先生还礼坐下,大家都落座。堂下听审的百姓,老人们坐着,年轻人站着,跟着作揖便是,不需跪拜。先生审完一个案子,问大家有无意见,有要说话的便举手示意,点到谁谁说。不许用老爷、大人等俗称,或称邓参谋,或称邓先生。”

如此审案倒是新鲜得很,堂上的人都很安静,堂下的百姓则议论纷纷。堂上的那些举人秀才见官不跪倒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这些寻常百姓居然不需要下跪,年纪大的人竟然还可以坐着,这可真是闻所未闻。

陈可新则想得更深一层,闯军竟然开始制定自己的礼仪规范了?一般的土匪草寇,都只会拙劣地模仿他们见过的官员,喜欢搞得越复杂越好,沐猴而冠的氛围颇浓。而闯军制定的这套仪程规范极为简单,却透露出对许多东西的否定和重建。

当这位“邓参谋”上堂时,陈可新更是震惊,此人居然是他参加荆州府试时相识的同科举人邓岩忠。

陈可新与邓岩忠颇为投缘,两人在八股经文上的造诣都一般,邓岩忠喜好刑律断案,陈可新则好读史书兵书。荆州被闯军攻破之后,邓岩忠全家都不知去向,陈可新还以为他们已经被杀,没想到居然在这里见到了。

邓岩忠就这么直接走出来了,也没让衙役喊堂威,行礼已毕,所有人各自落座,只是在门前听审的老百姓还是不由地主地习惯性地想跪下。惊堂木一拍,审案正式开始。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