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1章 外行就是外行

第31章 外行就是外行(2 / 2)

洪承畴和宋一鹤严令下属各部队,谁也不要再随意出战了。守卫岳州的闯军也加入了战斗,田虎部攻击孙应元和周遇吉的左翼。经过之前的攻城失利,孙周所部也没了锐气,坚守营盘不出。

曹变蛟屠掠了安乡县,闯军和在华容县一样组织百姓撤退,并派出小股队伍袭击明军。洪承畴依然判断不出闯军主力的位置,命令曹变蛟继续向前搜索,而他手上掌握的明军主力仍然按兵不动。洪承畴深知李自成已经今非昔比,对付这样的对手,绝不能轻率冒进。

湖南战场的硝烟味道暂时变淡了,但是在其他战场上,战争依然激烈。

刘芳亮直接突入了贵州境内,贵州明军都以为自己负责的应该是次要战场,原本只计划攻打几座闯军凭险据守的山城,牵制闯军的兵力而已。没想到,刘芳亮的两万大军却突然杀入了黎平。

偏沅兵丢了湖南的地盘之后,斗志本已不高,朝廷越是重视此次剿闯,他们就越有畏难情绪。略一接战之后,闵一麟部便直接西走都匀,尹先民则撤退不及,被堵在了黎平府城内。

当初偏沅兵退入贵州的过程很是慌促,很多家属被留在了沅州。故而私通闯军在偏沅兵中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在已经降闯的何一德的劝说下,尹先民开城投降。

尹先民是目前为止投降闯军的级别最高的武官,副总兵投降流寇,这还是明朝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事情。不过对闯军来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优待,尹先民的部队还是被拆散了。

明军改编流寇,都是裁掉新兵,留下老兵,闯军改编明军却正好相反,把老兵油子全都裁撤了,只留下新兵,分到湖南各地的卫戍部队之中。每次闯军主力野战军要补充兵员,再从卫戍部队中抽调人手。

因为有大量的“老秦寇”活了下来,所以闯军现在并不像另一时空重出商洛山之后那样倚重投降明军的军事知识。而且闯军离开了北方,缺少马匹来源,广西虽然产马,但马匹体格较小,难以发展重骑兵,因此军队建设的思路与另一时空大不相同。再加上最早的军事顾问是关宁出身的王瑾,所以现在闯军的发展方向是玩了命地增强火力,先进行火力打击,再用甲兵突击,其实更接近清军的战术。

关宁降军很喜欢这种模式,但南方明军的投降军官并不适应这种战法。反正都要重新学习,为什么不培养自己的老兄弟和在南方毫无根基,必须依靠闯军,又有相关经验的辽人,反而要培养这些地头蛇呢?

投降的营兵军官如果在卫所中有品级,则按照原来的品级晋升一级。如果没有,投降之后的待遇是总兵、副总兵二品,参将、游击三品,都司、守备四品,千总五品,把总六品,哨官七品,队长八品,什长九品,伍长同吏员。

奉天倡义营的官员俸禄已经改成了银圆,吏员每月十元,每升一品加十元。一个独身的吏员,每月十元钱可以让他过非常舒服的生活,家累比较重的人也能保证全家温饱。

而且这是按广州的物价算的,在湖南,还有很多闯军将领认为官员俸禄太高。

闯营不可能有那么多同级别的工作给他们,一个巡抚才三品官,所以这些人中识字的大部分都被降级任用为文官,但待遇不变。还有一部分人被吸纳进了闯军,都担任副职,实际上是军中顾问,至于将来能否有别的任用,那就看接下来的表现了。

至于被裁撤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从卫所中抽调来的,闯军在分配卫所土地的时候预留了这些人的份额,他们回乡之后,守着几亩地可以勉强过活。那些不是卫所出身的募兵就难办了,湘赣粤桂四省的抛荒土地基本都已经被闯军占了,分配给自己的退伍兵和家属,只有广西和琼州还有一定的垦荒余地,闯军便组织被裁撤的士兵向这两地移民屯垦。

闯军的屯垦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去管理,而是直接将土地分配给屯垦者,令其成为自耕农,组建田兵,同样享受三年免征的待遇。短期来看,军屯的效率更高,但长期来看,军屯户受到的压迫会比一般民户更重,因此闯军在这些新垦荒地区实行的也是田兵制。在屯垦初期,必须要用集体劳动才能战胜自然,因此官方组织是必须的,如果真是去个自耕农就能开垦的土地,那早就该被人占了。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