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4章 王瑾的工作

第54章 王瑾的工作(2 / 2)

现在人口还没有多到遍地是无地农民的程度,真到了那种时候,地主也就不用怎么考虑佃户的死活了。你不佃,有的是人想佃。但如果有那么多无地农民,又没有新的生产力来吸纳,那就离下一场农民起义不远了。

刘芳亮部已经全部撤回了湘西,将贵州四府还给了明朝。一来是为了大义名分,二来是因为发现秦翼明和龙在田没那么好对付,他们始终不和闯军正面交战,闯军拿他们也没办法,原定的攻下黔北、威胁四川的计划现在看来是无法做到的。

广东这边,尽管卫戍部队的军官们大多摩拳擦掌盼着郑芝龙打过来,可郑芝龙还是坚定不移地走海上袭扰路线。袭击商船、渔船,登岸劫掠那些防卫薄弱的小渔村,这是郑军的优势项目,而陆地进攻这种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的事情,郑芝龙打死也不干。

海上的事急不得,只能让水师慢慢陪郑家练,等到招降的海盗学会了纪律,新募的士兵学会了打仗,就可以利用广东的本土优势逐渐扳回局面。至于在海战中打败郑芝龙,那还需要很多年的积累。

目前两广的主要任务就是修平内政,李自成让王瑾不必往前线送粮食,只要送铳炮和银子就行,粮食留下就地赈灾。王瑾现在主要在忙五件事:赈灾、剿匪、丈田、治水办学。

前四件事倒也不用王瑾多操心,他能提供的只有一些思路,具体事务都是下面的官员来办。如果实际办事的人员讨论之后认为王瑾的思路不切实际,王瑾也不做强制要求,既然人家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认为不行,那自然有人家的道理。只要别被王瑾抓住贪赃枉法的证据,王瑾还是一直很尊重执行人员的意见的,毕竟人家才是实际干活的人。

在办学这件事上,王瑾则是事事亲力亲为。在他看来,这是比反明、抗清更重要的天下第一要紧事。

王瑾所办之学,称为“军学”,教育对象是所有军官及由军官出身的文官的子弟。在闯军控制的三十四座府城各设立一所五年制的小学堂,军官子弟年满五岁、未满十五岁,即可免费入学,其他官民子弟可自费入学。

新年一过,学堂就要开课,一到四年级都有。原因是有些孩儿队中的孩子已经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了,所以直接进入高年级。

报名工作已经结束了,自费来读书的人着实不少。王瑾把学费定得很高,每年十元,这还不算教材、食宿的费用。也只有官吏、地主、商贾才能供得起孩子来读书。

从本质上来说,军学是作为这个新政权的统治阶级的军事贵族们的一种特权。以闯军现在庞大的军事开支和赈灾费用,能用于办学的经费是有限的,所以才招收这些自费生来缓解经费压力。

王瑾从来没指望在自己有生之年把教育普及了。或许一些小国有可能做到,但是中国这样庞大的,有大量贫穷落后地区的国家,在工业革命以前搞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

相当一部分人看出这里面蕴藏的机会,科举是王瑾主持的,学校又是王瑾主持的,那么学校里学的东西对科举有没有用还用说吗?读书人不见得都热爱学习,但大部分读书人都热爱当官肯定是真的,既然预料到这个学堂的课程对科举有帮助,甚至有一些家里不算太宽裕的中等人家都节衣缩食送一个儿子来读书。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