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思想教育(2 / 2)

刘弘才和孙可望赶到了军营,巩恒已经等在那里。此人三十来岁年纪,相对于一个四品官来说算是比较年轻的。但孙可望都已经是四品官了,他这个年纪官居四品在闯军这边也没什么稀奇的。瘦高的个子,面黑眼大,很有辨识度。

巩恒向刘弘才和孙可望拱手为礼,他今天是来抓人的。军事主官不在,他无权逮捕军人,当然,让他逮捕他也不敢。闯军的军官和士兵可从来没有怕文官这一说,你亮绳子,他就敢亮刀子。

但刘弘才来了之后,所有人都像小狗崽子一样老实。刘弘才只是站在那里,一句话没说,刑科的衙役就非常顺利地把人带走了。巩恒的话不多,拱了拱手,先离开了,刘弘才等他走远了,这才开口道:“来到福建,去台北方便了,你们是想去看看?”

刘弘才在另一时空名声不显,但就算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这个在史书上只有寥寥数笔的人也是万里挑一的人杰。论本领,打了这么多仗还活着就说明一切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万里挑一,和他一起造反,没混出头的人都死了。论人品,他在李自成死后还在陕西坚持游击,而且军纪不乱。和李自成、张献忠比起来他是小人物,但是对普通士兵来说,这个身经百战的将军简直是半神一样的人物。

所有人默默低头挨训,没有一个敢有丝毫怨怼之色。刘弘才的威望是战场上打出来的,他能像对待亲儿子一样对待士兵,自然也能像亲爹一样想怎么骂就怎么骂。

刘弘才说:“我知道,你们中还有没被揪出的。我们执法的原则是宁可放过,绝不错抓,所以我也不再深究了。不过你们给我记住了,别他妈忘了自己是谁,都是饿得快死的穷棒子,披上这身皮也变不成老爷。真拿自己当官兵了?官兵有朱皇帝的军饷,你们有吗?得罪了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抢?抢他妈能抢几天?郑家的人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你们在这儿犯事,老百姓可就要欢迎郑家来赶我们走了,闯军还从来没丢过这个人。”

刘弘才这个思想教育方式着实不太符合王瑾的路线,但孙可望知道这确实有用。刘弘才又骂了几个有领导责任的军官一番,抽这个两耳光,踹那个一脚,有个都尉还被抽了好几鞭子。

这是封建军队,家长制、军阀作风在这个年代才是主流价值观,李自成教训部下的时候也经常拿拳头脚丫子说话。像王瑾这样永远严格按照纪律来的,也能得军心,但效果反而不如这些简单粗暴的好。

打过骂过,事情也就过去了。要是指望刘弘才因为部下有人犯罪就搞个整风运动,那也是想太多了。就连王瑾都坚决反对那样的做法,他一贯认为运动式的纪律整顿的就是制造冤假错案,“宁可放过,绝不错抓”那句话就是他说的。

这就是王瑾奇怪的政治观点:“我造反,我组织兵变和农民起义,还有矿工和奴仆的暴动,但我是个保守的改良主义者。”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