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浮梁之会(2 / 2)

王瑾还有一点不理解,尚可喜现在手上还有水师,是有能力将自己的核心老本送到长江北岸的,他为什么不这么做,却突然选择投降呢?虽然张献忠接受了明朝册封,他加入西营已经不是背叛明朝了,可这还是非常奇怪。

既然张献忠主意已定,王瑾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他自求多福吧。王瑾和袁宗第在来浮梁之前,已经和李自成商量好要提的条件了。

“南取浙江的兵马是谁带队啊,走到哪里了?”王瑾都不用“南攻”“打到哪里”这种词了,现在闯西两军在直赣边界会师了,浙江被与其他明朝统治区隔开,两军的所有高级将领都不觉得那里有什么地方需要打,直接派军队去接收就好了,明军的抵抗可以忽略不计。

白文选说:“是祁凤川,这会儿应该已经快到杭州了。”王瑾点了点头:“那便好,让他停下,不要再占绍兴,严州府给你们,绍宁台金衢处温七府归我们。答应这个条件,尚可喜的事我们就不再插手。”

“好,老叔爽利,就这样的定了。”来之前,张献忠已经对白文选交代过什么能答应什么不能答应了。浙南五府西营本来就很难抢在闯军前面占领,西营让出的其实也就是绍兴、宁波两个府,张献忠认为这是很划算的。

而王瑾则认为,地盘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老兵,闯军现在多得很,新兵训练体系也成熟了,一个老兵带九个新兵带不动,五个老兵带五个新兵,打几仗新兵就练出来了。现在闯军最大的难题,是没有那么多钱养兵。拿不到尚可喜部的俘虏兵,对闯军的影响也不算很大。

双方就这样口头达成了约定,只要明军不入江西境内,闯军就不对他们出手。西营全取杭州、严州、嘉兴、湖州四府之后,也不会继续向南进军。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不觉得对方会背盟。首先,是对对方的人品信得过,就算张献忠当了什么“忠顺王”,李自成也根本不信他会真的为明朝效力;其次,现在他们最大的敌人是江北的洪承畴、左良玉、朱大典所部明军,还没到翻脸的时候;最后,就是双方的利益诉求决定了他们不需要背盟,张献忠如果不给宁绍二府,直接和闯军入浙部队硬碰硬对抗,他是打不过的,而闯军如果突然对尚可喜下手,就有可能遭到西军和尚部的联合攻击,并无胜算。

李自成甚至有些庆幸,幸好洪承畴还活着,幸好崇祯皇帝还坐在金銮殿上。有这些共同的敌人,他和张献忠、罗汝才都能找到充分的理由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保持和睦,可如果洪承畴、崇祯乃至皇太极都死了,他们三兄弟各自代表了一个军事集团的利益,恐怕想不拼个你死我活也不可得。

否则的话,是三分天下,还是金銮殿上并排坐三个人?再加上王瑾,学四大贝勒共治?

反王可以有很多,皇帝只能有一个,这不是个人情感、江湖义气能左右的事。李自成只盼着到时候自己足够强,强到吓得西曹二营的人都不敢打了,只想投降,两位哥哥便不失为富家翁。可若是三家实力相当,甚至闯军的实力不能超过西曹二营的总和,那恐怕只能兄弟反目了。

王瑾送白文选出门时,忽然说道:“毓公,我与尚可喜同乡,深知其为人,此人绝不可信。如不夺其兵权,早晚必叛,然以尚可喜之智,恐怕八大王夺不下他的兵权。万万小心,提兵与尚可喜相邻之人,必要广遣探子,昼夜提防才是。”

白文选认真地点了点头,忽然叹道:“王叔你说的这些话,就和我们在太行山时一样。可是我们……”王瑾笑道:“当初在太行山睡野地,吃馊饭,被明军追着打,很开心吗?不用多想,现在我们还是朋友。”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