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0章 挖地主阶级墙脚,薅封建主义羊毛

第10章 挖地主阶级墙脚,薅封建主义羊毛(2 / 2)

评价帝王将相的标准再也不会和以前一样了,不论隶属哪一方,爱民就是英雄,害民就是贼。

所以卢象升这样的人名留青史已经是注定的,还有杨展这样能卫护一方的人,以及孙传庭这种没来得及害民的人,虽然还没有盖棺定论,但也有很大把握得到美名。

而你们不会,你们和朱大典一样,后世只会记得你们喝百姓的血,记得你们在国难当头之际依旧冥顽不化地坚持打内战,要来破坏河南百姓刚刚重建的家园。你们殉朱明的事情不会有人当回事,而我们把你们挡在河南之外,捍卫了河南百姓平静生活的事迹却会流芳千古。

时代变了,变的不仅是武器,还有思想。

就算李自成将要建立的还是一个封建王朝,也要有些不一样的“政治正确”,就像明朝的舆论经过南宋的教训对和谈极为警惕那样。李自成能做皇帝,靠的不是血统,也不是“天赐英贤辅弼”(翻译成人话就是有很多士绅支持),而是靠“自古帝王兴废,兆于民心”,承认老百姓没饭吃了就应该造反换皇帝。

明末农民战争的终极目标是教会天下的地主们一个道理——让农民少吃点可以,但要是让农民一点吃的都没有,这也是损害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虽然明朝舆论对和谈的警惕最后也没耽误“联虏平寇”,明末农民战争的教训最终也不可能阻止土地兼并和官吏腐化,但有总比没有强。

所以,对人的评价方式也会变。崇祯既是明朝的合法皇帝,也是纵容亲信疯狂薅封建主义羊毛,还“奇招迭出”的昏君。而朱大典他们这些为崇祯的错误政策做前驱的人,不仅仅是农民的敌人,也是地主阶级的拖后腿分子。

朱大典是少数因为王瑾的到来结局还不如另一时空的人之一。没办法,时代真的要变了,“贪而忠”这种评价将会不复存在,压榨老百姓到不留活路的人,就是挖地主阶级墙脚的阶级叛徒。虽然将来的《明史》上不可能用这些词,但意思肯定是这个意思。

战斗结束了,幸好朱大典没找到火药,拔剑自刎了。倪宠重伤被俘,王瑾宣布倪宠已被阵斩,下令等他伤好之后发配台北,从此世上再没有倪宠这个人。

惠登相在战斗中被一发炮弹击中,李万庆则是坚持战斗到了最后,和他的亲兵一起被冲上来的闯军步兵乱枪刺死。念在昔年共事的情分,王瑾让朱养民准备棺椁,把他们葬在一处高阜。

此役明军损失两万余人,三分之一是战死,三分之一是被俘,三分之一是逃散。不久,牟文绶伤发身死,各镇为了瓜分他的兵马地盘,以及互相争夺粮饷,又火并了一番。再加上粮饷不济,又逃散了一批人。刘泽清、刘良佐、王光恩、张一川四镇还有两万多残兵败将,看起来还不少,却再无一战之力。

因为明军在最后阶段的拼死抵抗,联军也死伤了两三千人。不过有了俘虏兵的补充,总实力还是增强了。王瑾不要俘虏兵,曹、回、革三营各分了两千多人。闯军中营留在新蔡县休整,等待武昌方面的新兵和物资赶到。铳炮多了也就意味着弹药消耗巨大,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流动作战,想去哪就去哪。

仅仅一场战役,两天时间,崇祯的二十万大军就被敲掉了四分之一。尽管知道李建泰和郑崇俭所督的边军主力肯定更难对付,但回营、革营、曹营的将士都一扫之前前途未卜的迷茫感。

就连王瑾也对自己的指挥有了更多的信心,毕竟打这样的大型会战对他来说也是头一回,所用的武器和战术,以及军队情况与之前流动作战时都有很大的差别,不先练练手,还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

可就在联军欢庆胜利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了。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